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所谓的“摸奶节”是对彝民族的大不敬和污蔑

22424 23
发表于 2010-4-2 21:02:2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阿卓巫惹 于 2010-4-4 13:59 编辑

荒谬的“摸奶节”宣传海报!

荒谬的“摸奶节”宣传海报!
  荒谬的“摸奶节”宣传海报!







     这几天在一些网站上看到一些所谓有关彝族的风俗节日的文章及图片,看了之后我作为一名彝人我无法再把那些瞎编乱造的文字及图片看下去!因为身为彝族人我知道我的民族没有这样的传统,更没有这样庸俗不堪的节日!什么“摸奶节”什么“祭火节”等等,看了过后心里只有愤怒!只有悲哀!因为我们真正的彝族是很保守的,有时候在老人面前放个屁都是很丢人很让人看不起的!更何况还不分男女老少赤裸着身子招摇过市,所谓的什么“摸奶节”了!现在我只希望大家能理性的去了解每一个民族!了解每一个民族真正的风俗习惯!不要被一些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独创”的“民族节日”和“风俗习惯”蒙骗!这样我们才会领会到每个民族真正的历史文化! 彝族是勤劳勇敢的民族,有着悠久灿烂的文化,这是世人皆知的。让那些别有用心的人的谣言不攻自破吧。
  最后我只想问问那些创办这些“节日”的组织者,你们能摸着自己的良心说说彝族真的有这些庸俗不堪的节日吗?

阿卓巫惹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zhuolaosheying
更多图片 小图 大图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评论23

阿哲鲁仇直Lv.7 发表于 2013-7-2 11:38:44 | 查看全部
苏月飞阳 发表于 2010-4-3 12:35
回复 6# 阿卓巫惹

苏月说的是!
——而是新闻媒体和发文章的那个人为了赚取人们的眼球人为曲解造成的,这些人是极度可恶的社会垃圾,不懂得尊重民族文化,不懂得理解民族文化,更不懂得尊重自己。
    我们不能把这种别人的责任牵扯到民族文化上来,这只能说明照片拍摄者和第一篇文章或者新闻稿的撰写者没有基本的民族文化素质,甚至可以说是自私自利的,为了一些利益、为了一些自我炒作的目的而对一种文化加以是无忌惮的歪曲和引导。
苏月飞阳Lv.9 发表于 2010-4-2 21:54:01 | 查看全部
本帖最后由 苏月飞阳 于 2010-4-2 21:56 编辑
所谓的什么“摸奶节”了!现在我只希望大家能理性的去了解每一个民族!了解每一个民族真正的风俗习惯!不要被一些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独创”的“民族节日”和“风俗习惯”蒙骗


既然楼主也如此说,那这个帖子就没有必要发出来了,没必要让更多不了解民族文化和传统的人去误解、去歪曲!
商业炒作和歪曲,是媒体的最大本事,所以楼主也应该以理性的心里来看待这个问题。

图中的现象是存在的,但是与摸奶节没关系,而且根本就没有摸奶节。
那是火崇拜和母虎崇拜的原始信仰的遗存,在云南楚雄部分地区至今仍有保留。
图中的舞蹈是十二兽舞!
苏月飞阳Lv.9 发表于 2010-4-2 21:58:35 | 查看全部
十二兽舞相关资料:


http://baike.baidu.com/view/3088932.htm?fr=ala0_1

  彝族民间传统的“十二兽”舞又叫“母虎舞”,彝家人自称“罗嫫捏姿”。它是千百年来一直流传在乌蒙山广大彝族地区的一项集祭祀、歌舞、娱乐为一体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活动,又是彝族古老的虎图腾崇拜中,以祭拜母虎神为主要内容的原始祭祀活动。


  在楚雄彝族自治州西部,距离彝州首府楚雄150公里之遥的树苴乡依七么彝家山寨。每年正月的第一个属虎日,寨子里都要举行隆重的祭母虎神仪式,热热闹闹地欢度一年一度的母虎神祭祀节。彝家人把这一天视为岁首,认为是母虎神降福于人,祈求平安的好日子。


  祭祀母虎神的道场一般设在寨子周围人员相对集中的场坝上,祭母虎仪式须由寨子里一位德高望重的毕摩祭司来主持。每逢节日,寨子里的男女老少就会身着节日的盛装,喜气洋洋。他们在毕摩祭司的带领下,要从深山老林里把母虎神请回家来,然后杀牲烧香虔诚跪拜。节日夜晚,主祭毕摩要从寨子里挑选十二位青壮年男女,披上用树皮和山草编织而成的“兽皮”外套,面部和脚手画上各种不同兽身的花纹,装扮成虎、兔、龙、蛇等十二生肖(兽)的模样。在歌舞队引领者锣声的指挥下,按照锣声节奏,踏节合歌,跟随母虎,各自模仿自己所扮演的兽类动作,围着熊熊的篝火翩翩起舞,跳起欢快吉祥的“十二兽”舞。


  彝家祭祀母虎神时,为何还要跳“十二兽”舞呢?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自认为是虎子虎孙的彝家人,世世代代居住生活在大山深处,由于母虎不在身边,总是感到孤独寂寞,缺乏安全感,整天担惊受怕。后来是一位名叫“贾瓦”的彝族毕摩,带领彝家众人从深山老林里请回了母虎神。由于老虎是兽中之王,其它十一兽看见母神跟人回来了,它们也就纷纷尾随老虎回到人间。为了让彝家人过上好日子,贾瓦毕摩就指令以虎为首的十二兽神,轮流值日管护人间。从那以后,彝人就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十二兽神也就成了彝人家园的保护神。


  彝族跳“十二兽”舞,历史悠久,原始古朴,野趣十足,具有很高的娱乐和观赏价值,它的独特之处在于歌舞队是以彝家妇女扮演的母虎为先,后面依次出场的是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鼠、牛。还有两个为歌舞队助阵的号手和一个由小男孩扮演的古代打鬼英雄,智慧小矮人“阿巴刹”。带头的母虎一律由彝家成年妇女来扮演。彝族“十二兽”舞极具地方特色和民族民间特色,歌舞内容蕴涵着原始母系社会母权制的遗迹特征。其舞蹈动作都是代表人类生存时,纺麻、织存、农耕、撒种、插秧、薅秧、割谷、抖谷、打荞等。充分体现出彝家人勤劳勇敢,粗犷豪放的民族精神。


  彝族“十二兽”歌舞共分为十六段,除展示农耕动作之外,还有歌唱十二兽的各种曲调唱腔和对母虎神的祷祝之词,舞蹈动作复杂多变,一般人很难掌握,现只有极少数人掌握“十二兽”舞的跳法。彝寨里74岁高龄的鲁世藩老毕摩是当地彝人中唯一会跳“十二兽”舞的传承人。这种在彝族民间流传了几千年的原始祭祀歌舞,只在极少数个别彝族地区传承,现在面临着失传的危险,若不进行及时抢救,以后将会从民间永远地消失。值得庆幸的是,楚雄彝族自治州委、州政府,近年来加强了对民族民间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措施,彝族“十二兽”舞现已被楚雄州委、州政府列为楚雄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象加以保护,彝族“十二兽”舞这一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瑰宝,一定会恢复展示它原始的艺术风貌。
苏月飞阳Lv.9 发表于 2010-4-2 22:00:29 | 查看全部
十二兽舞(母虎舞)是彝族先民古老的祭祀舞蹈之一,解放前是彝族人民一年两次的必不可少的传统习俗,但由于时代的变迁,人们的生活方式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加之受文化大革命红卫兵扫四旧文化浪潮的破坏,使得十二兽舞濒临消亡。在树苴乡党委、政府和市文体局的关心支持下,由树直乡文化站牵头,在老艺人鲁世凡的指导,依七么村民小组鲁成雄(鲁世凡之三子)的组织训练下,经一年多的努力,基本成形。2005年7月1日省市电视台、州彝文研究所、市文体局对十二兽舞进行了拍摄,十二兽舞的成功演出受到了他们的充分肯定。
    一、十二兽舞的渊源
    十二兽舞从过去流传至今,有它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传说在远古时代,阿杰阿罗两位天神下凡,地球上没有花草树木、生灵野兽,大地寂静无声,就派出大黑老鹰在空中盘旋,扇下很多羽毛,就变成了万物,皇帝是人王,风凰是鸟王,母虎是兽王,当时的人类凶多吉少,五谷不丰,六畜不旺,人烟不兴,天神知道后就告诉人类:"你们要找山中之王到家中住下,才能保人间幸福平安。"于是人间就开始到处寻找兽王,人们就拿上香灯、蜡烛,相约一起去接母虎,摆下香案后,老虎果真从山林里走了出来,其它野兽尾随其后,由于老虎是残酷凶猛的动物,人们都非常害怕,不敢上前迎接,一位勇敢的彝家小伙就说:"管它呢,它要吃就吃,反正没有它,我们的日于也过不下去了。"边说边上前去迎接,但老虎很温顺的用舌头舔了他三下,就跟着他回家了,并且天神为他们排了行,计划把牛排在第一位,但老鼠很狡猾,悄悄爬在牛的头上,在册封时跳到牛的前面并说:"洪水淹天后,是我咬开葫芦救了人类,应该把我排在第一位。"天神没有办法,牛只好委屈的排在第二位,老虎为第
三位……排完位以后,要求它们依次为人类管理一天,如此循环,以确保人烟清洁平安,人类从此过上了幸福平安的日子,但老虎原本就属于山林,在人的家里闲着很不习惯,就对人类说:"我回山林后,难保别的野兽还会害人,你们只要八月十五和我的生日(正月属虎)那天来接我回家就没事了。"彝家人民为纪念和感谢老虎,所以,才有了后来的一年两次十二兽舞习俗,并延续至今,且十二生肖中,彝家把虎排在首位也是从这里来的。
      二、十二兽舞过程综述
      (一)接母虎回家
在彝族人民心中,世间一开始没有公虎,先人说:"驴子配马生骡子,豹子与母虎相配才有了公虎。"每年八月十五日和正月属虎活动这一天,彝族人民就轮流做东,今年你家,明年我家,祭母虎轮流不断,延续下来。整个祭祀活动由村中德高望众的老毕摩主持,在树直乡现由高龄七十三的老毕摩鲁世凡主持,选好祭日后,彝族人民相约而来,相帮的相帮,扮虎子的扮虎子,忙得不亦乐乎,毕摩则准备祭祀礼仪,首先为虎子纹身,在村中挑选五六个年龄体格差不多大小的小孩,用锅烟子黑灰给他们画上虎纹视为虎子虎孙,相伴的还有一个身背弓箭
的小孩作为阿巴刹(治鬼英雄)的替身,毕摩头戴三角帽,披上披毡,拿着香灯蜡烛和虎帽虎服(用草编制而成,专给母虎穿的,非常形象):领着虎子们和其他五六十人到树林去接老虎,一路上吹着羊角号,虎子们则叫着"阿摸郭咧,阿摸郭咧(阿好回来)",到了山上,选一棵青松摆下香案,由毕摩请母虎回家,其他人一路又念又唱"罗马郭咧,罗马郭咧(老虎回来)……"
    (二)跳十二兽舞
  母虎接回家后,人们一是感谢它为彝家人民幸福平安生活所作的贡献;二是崇拜它。它回到家中,人们非常高兴,于是为欢迎它的到来和感谢它的恩德,于是跳起了十二兽舞。
    十二兽舞的步伐独具特色,服饰更是别出心裁,带有浓郁的民族气息,首先要求扮十二生肖(十二兽)者脱气去长衣长裤,男的仅剩短裤,女的可留背心,穿上特别制作的服装(全部用草、藤及棕皮编制而成,因为过去远古年代的穿戴只有这些简单的材料),十二兽舞继承了古的特征,且十二生肖特征明显,大多体现在头上或尾上,如扮虎者,帽子上就编制了一个特别大的王字,人们一眼就可看出他是老虎,再加上那翘起的一长长的尾巴和披肩状的长发,母虎的形象就活灵活现了,其它生肖也都根据各自的特征穿有特制服饰,十二生肖各自的特征都被表现得栩栩如生,再者就是纹身,材料上非常讲究,一  锅烟子(黑色是彝族人民心中的吉祥色),且制作也有讲究,由毕摩调制,取适量锅烟子放入葫芦(洪水淹天后,葫芦救了人类,彝家人认为一切因葫芦而生)兑水,然后,倒在芭蕉中才能用(因芭蕉叶茎像虎的花纹示为对虎的纪念)。
      纹身结束,随着筒子的响起,根据彝家虎为第一的习惯,舞者依次入场,由毕摩、十二生肖、阿巴刹、乐队共十七人组成,围着事先栽好的天地树载歌载舞,阿巴刹则在香案上时而跳上,时而跳下,意为居高临下,监督十二兽管理人间情况,其位置在天地树周围,十二兽内圈,整场舞蹈节奏感强列,以锣声为节奏,筒子及羊角号相伴,都是用古老的民间乐器演奏,民族气息十分浓郁,整场舞蹈分三步进行:
第一步:出场,以虎为第一,兔、龙、蛇、马、羊……紧跟其后,各自舞弄着自身习惯的动作,使十二兽的形象在服饰及动作的完美结合下生动致极,接着由五个简单却富有浓郁民族特色的舞步出场。
    第二步:中场,由生产生活舞和民族歌舞两部分组成,生产生活舞首先是撒秧,动作
简单纯朴,但生动形象,第二为栽秧和耕地,外圈是群众繁忙栽秧景象,内圈由三人组成,一人为耕者,两人为耕牛,耕地者拿着鞭子在不断的吆喝,接着是除草,然后是割谷打谷,内圈由两人组成正在打荞(荞在远古年代一直都是彝族人民的主食),最后是割麻(麻是彝族布料的原材料,人们把麻纺成线织成布做成了衣服,树苴乡至今还流行着穿麻布领褂的习俗),生产生活舞蹈表现了一年四季彝族人民为生产生活繁忙劳作的景象,充分体现出彝家勤劳的民族精神。民间歌舞部份由舞和歌组成,舞则只跳不唱,由《小妹子》、《别脚歌》、《香神步》组成,都是彝族最古老的舞步,体现了人们劳做一年,为丰收而舞,劳逸结合的生活方式;歌由《虎歌》、《酒歌》、《鲁歌》(龙歌)组成,又跳又唱,表现了人类幸福平安的繁衍生存,得益于虎的功劳,所以歌颂老虎。(因虎回家中,带回十一生肖,而龙管理庄稼丰收,风调雨顺,才有人类美满的幸福日子,才有招持四方来客的彝家酒)
    第三步:结尾。由十二生肖相冲相克斗架来体现,有的怒目圆睁,僵持不让,有的则激烈撕咬,败者退出。在一阵撕杀打斗之中结束,体现了彝家按照世间万物相生相克,依白然规律生存和发展的道理。
    三、送母虎归山
  十二兽舞结束后,意味着彝家人民的日子越过越好,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人丁清洁平安幸福。依照老虎的旨意,就得把它送回林中,重归大自然,由毕摩主持,虎子虎孙及其他人
相伴,口中念道:"白多郭列白多依,白角郭列白角依,哥机郭列哥机依,希那郭列希那依。"(意为东方回来东方去,西方回来西方去,北方回来北方去,南方回来南方去。)把老虎送回林中后,人们又开始艰辛的劳做,孕育新的生活。
讲述:鲁世凡(毕摩)
阿卓巫惹楼主Lv.6 发表于 2010-4-3 10:13:08 | 查看全部
回复 2# 苏月飞阳


    这不叫“十二兽舞',他们把它称为“祭火节”!而且有关“摸奶节”的文章在网上随处可见!你可以在网上搜索一下你就知道了!我的言论并不是没有依据的。
AnnLv.8 发表于 2010-4-3 11:37:42 | 查看全部
同上荒谬!
苏月飞阳Lv.9 发表于 2010-4-3 12:35:04 | 查看全部
本帖最后由 苏月飞阳 于 2010-4-3 12:39 编辑

回复 6# 阿卓巫惹


    节日是祭火节我没有说不是!
    我说的是那舞蹈是十二兽舞,我去年暑假去云南做过调查,有一些相关资料。
    在网上随处可见,我知道,因为这些帖子已经吵了一两年了。这个论坛上以前就有人发过。
    我没有反对和批评你的帖子的意思,只是说明这不是我们彝族的文化有什么问题,而是新闻媒体和发文章的那个人为了赚取人们的眼球人为曲解造成的,这些人是极度可恶的社会垃圾,不懂得尊重民族文化,不懂得理解民族文化,更不懂得尊重自己。

    我们不能把这种别人的责任牵扯到民族文化上来,这只能说明照片拍摄者和第一篇文章或者新闻稿的撰写者没有基本的民族文化素质,甚至可以说是自私自利的,为了一些利益、为了一些自我炒作的目的而对一种文化加以是无忌惮的歪曲和引导。
沙玛阿布Lv.9 发表于 2010-4-3 12:53:23 | 查看全部
所谓的“摸奶节”是对彝民族的大不敬和污蔑:
http://www.yizu.co/bbs/thread-1610-1-2.html
alsdLv.6 发表于 2010-4-3 20:45:50 | 查看全部
没有这回事就没有这回事,就是没有这回事,何必把它当成一回事呢?
牧羊人小罗Lv.7 发表于 2010-4-4 12:08:15 | 查看全部
让我们继续纯朴下去吧。污蔑我们的人污蔑的是他自己。他只是在展示他自己的无知。
云南小罗。
日施布哈Lv.7 发表于 2010-6-17 08:29:48 | 查看全部
真搞不懂你们的
思想谱写辉煌Lv.9 发表于 2010-6-30 09:01:47 | 查看全部
“摸奶节”在国外还有可能接受,中国没这种传统,中国的彝族也没这个风俗。
狄鼠米口体Lv.7 发表于 2010-6-30 23:09:21 | 查看全部
建议发起“人肉搜索”,让散布此不实且有辱我彝族形象的信息的人受到应有的处罚和谴责!大家觉得可行吗。
阿哲鲁仇直Lv.7 发表于 2013-7-2 11:29:45 | 查看全部
狄鼠米口体 发表于 2010-6-30 23:09
建议发起“人肉搜索”,让散布此不实且有辱我彝族形象的信息的人受到应有的处罚和谴责!大家觉得可行吗。

对,抓来这杂种大卸八块解恨!
阿哲鲁仇直Lv.7 发表于 2013-7-2 11:33:39 | 查看全部
思想谱写辉煌 发表于 2010-6-30 09:01
“摸奶节”在国外还有可能接受,中国没这种传统,中国的彝族也没这个风俗。

要真有的话,那么我相信不是彝族人的,而那些从中作梗的且自封为彝族的人也请褪下族号的披风,哪来的还是回哪去的好,免得将来的魂魄找不到去处!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邀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投诉/建议联系

ceo@yizu.co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关注公众号
  •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彝族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z!X3.5 黔ICP备2021008899号-1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