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彝族居住环境与自然环境的思考

8143 46
发表于 2010-5-29 08:08:1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我是个越野爱好者,也是一个背包族,我喜欢自驾游,因此我到过很多民族居住的地方,很多地方都有自己的地方特色,他们的收入多以旅游,饮食餐饮,住宿为主,因为喜欢越野,我也到过我们很多彝族的村寨,彝族的村寨大多依山傍水,环境幽美。彝族村民一般都依照水流和山势的走向,选择向阳、背风、汲水和交通方便的平缓山坡建造房屋。
在平坦地区的彝族房屋,一般为土木结构的瓦房。住宅布局大多是三间正房,分别作为堂屋、卧室和仓库,左右各有两间耳房作为厨房和杂物间,俗称“三间两耳”。正房正中一间是堂屋,内设俗称“锅庄”的大塘,上面置一个支锅的铁三脚或三块支锅石。火塘是煮饭烧菜的地方,又是全家围火吃饭、谈天、休憩和待客的场所。
在彝族的传统住宅中,最具特色的是“土掌房”。它以块石作墙基,用坯砌墙或用当地又粘又韧的红土夯墙,墙上架梁,染上铺以竹木,树枝以及茅草或稻草,上面抹一层稀泥,再铺以细泥土,洒水捶实、拍平,做成平台屋顶。“土掌房”就地取材,简便易建,冬暖夏凉,舒适宜人。生活在林区的彝民,他们的传统住宅是“垛木房”。这是用破了口的原木,交叉堆垛为墙,屋顶盖以劈开的木板为瓦,再压上石块,俗称“瓦板房”。
其实彝族约有百分之60以上居住在山区,林区,交通不便,饮水也是困难,作为一个越野旅游爱好者,我想彝族的居住地区也是有很多旅游资源的,为什么不开发呢,我到过很多村民自己开发的旅游区,他们把自己的生活溶入自然,把自己的建筑溶入自然,几年时间整个村寨都在发生改变,生活品质在不断的提高,这就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思想吧,因为思考了所以他们找到了适合他们的生存生产的空间。
回到昆明我就想,我们彝族有着很丰富的自然旅游空间,这个空间就是个聚宝盆,我们为什么不利用这天然的财富改变我们的生活呢?于是我就在论坛里写了,有才你就来的话题。
只要是在过山区的彝族我想他们都知道生活的艰难,都渴望走出贫困,可是要摆脱贫困那是谈何容易,所以他们选择了外出打工,打工只能解决温饱问题,孩子入学需要钱,家里生活需要钱,就医入院需要钱,打工的钱根本就不够开销的,所以山区的彝族想的就是去哪里打工赚钱,靠家里的土地是没有办法解决这些问题的,走上了打工的路,就遗忘了自己身边的财富。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想我们应该考虑彝族居住环境与自然环境怎么给我们创造财富的思考了,一个人的思考是不成熟的,我们大家一起思考我想那主意办法就多了,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
首先我们要看到自己的不足,明白是什么制约了我们的思维与发展,我们要找到自己的病根才可以对症下药。山区彝族受地形地貌的影响,可以种植的农作物很少,并且没有办法形成规模的生产,山区畜牧受到彝族传统的待客方式的影响,也没有办法形成规模,没有了这些山区的彝族就没有可以卖钱的作物与畜牧,那我们怎么生活呢?只有靠各级政府扶持,解决我们的温饱问题,时间久了就成习惯了,我们也就形成了靠天吃饭的思维。
话或许重了,但是这是事实,国家为了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生产模式,在大量向最基层输入新鲜的血液,这是为什么呢?我想是因为我们血管里的血液老化了,必须注入新的血液,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让我们的基层更大胆的去设想,去实现生活本质的改变。
在帖子里浏览的很多都是在校的学生,我想问你们毕业了最想做什么?
很大一部分都是从山里走出来的山里娃,山里走出来的孩子一定想留在城里过城里人的生活,你们的父母当然也是这样想的,包括我也是这样想的,我比你们幸运,我在这里发芽壮大,定居在了城里。过上了交通方便,生活无忧的日子。
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想要的生活,大学毕业了,在城里找个工作,在城里为自己的未来奋斗。我希望不管你在哪里生活,不管你学什么,都拿一点点时间关注我们山区的彝族,或许你的一个点子,一句话可以就改变山区彝族的生活。
还是那句话:有才你就来,彝区的人民需要你。

评论46

阿呐必达Lv.10 发表于 2010-5-29 11:43:35 | 查看全部
我家几代人都在造房子 可是创造成别墅还是茅屋得考虑成本 考虑生活环境
marichepoLv.9 发表于 2010-5-29 11:44:27 | 查看全部
阿呐必达Lv.10 发表于 2010-5-29 11:47:01 | 查看全部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想我们应该考虑彝族居住环境与自然环境怎么给我们创造财富的思考了”
这句我很不理解。
火娃楼主Lv.8 发表于 2010-5-31 08:37:16 | 查看全部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想我们应该考虑彝族居住环境与自然环境怎么给我们创造财富的思考了”
这句话不难理解,环境决定了我们自己的生活标准,质量。
环境决定了外来人员的投资信心。
环境决定了我们生产发展的思路。
哀牢彝山Lv.2 发表于 2010-5-31 13:07:02 | 查看全部
楼主毕竟是在城里发芽壮大,定居在城里了,说话自然不一样了哈。不过,彝族的问题,不是楼主旅游多了就能了解的哈。还有还想请教楼主,“有才”该怎么解释?
火娃楼主Lv.8 发表于 2010-5-31 15:22:54 | 查看全部
山区彝族居住太零散,不好规划,集中不了,东一家,西一家,这个问题制约了政府对彝族地区的投资建设,大家想,要是居民都比较集中了,修路,通电,通水,那就好解决了,比如集中的居民通电需要80万投资,分散的居民要想通电怕要100万以上的投资,这是一个方面,再有通路,居民集中居住,怎么投资都比较容易,首先投资成本减低 ,好管理。信息可以很好的互通。资源不会重复浪费。
至于楼上说的:有才,什么叫有才,简单点,就是有想法,有理想。想去这样做。都是受过基本教育的人沟通怎么就那么难呀。说一千道一万,其实都是觉得管好自己,就是最好。我们除了自己管好自己,其他的我们就没有能力管了,这样的想法是不对的,哀牢彝山不要那么冷漠,你做不了你不能反对其他人去做。彝族有很多智慧,有很多能人,平时大家都忙于自己的事情,闲暇时用那么点时间大家讨论一下彝族应该怎么发展,这是个好事情,困难是很多,有困难我们就观望吗?
火娃楼主Lv.8 发表于 2010-5-31 15:33:09 | 查看全部
我家几代人都在造房子 可是创造成别墅还是茅屋得考虑成本 考虑生活环境
阿呐必达 发表于 2010-5-29 11:43



    我想问:你在修建房子的时候,想过你的建筑抗震是几度?污水应该怎么容纳?应该不应该在院子里有点景观?房子布局规划是否合理,采光应该怎么设计?下雨防洪怎么处理?道路是不是可以满足今后的格局?如果是农村,牲畜栏应该建设还是取消,牲畜应该离住房多元?卫生间怎么修?人和牲畜粪便怎么处理等等。
阿呐必达Lv.10 发表于 2010-5-31 15:56:24 | 查看全部
回复 8# 火娃


    你不用怀疑我们老祖宗的能力 我们讲风水 房子n年不倒 污水管道当然有了 不信你去看 前几天我们村还刚刚维修呢 为了防洪

山区要是能集中就不叫山区了 另外居住环境不是给我们创造财富 而是消耗我们的财富 所以你的帖子逻辑上很有问题 实在不敢恭维
阿呐必达Lv.10 发表于 2010-5-31 15:58:49 | 查看全部
你真不是农村来的 发这种文章 可以看出你是个理想主义者 而且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定位别人的生活方式
阿呐必达Lv.10 发表于 2010-5-31 16:11:35 | 查看全部


这些房子都是两层 已经很大了 可能与楼主看到的那些不一样。
阿呐必达Lv.10 发表于 2010-5-31 16:13:35 | 查看全部

这个村子与古树并存几百年 功劳在老祖宗 他们是当之无愧的设计者
阿呐必达Lv.10 发表于 2010-5-31 16:21:13 | 查看全部


这就是哀牢彝山深处,澜沧江畔的彝族民居,这些房子从我们童年时代的茅草房到今天的青瓦土墙,一直在变化着。建房子是几代人的大事,怎么能说没有设计者呢!
阿呐必达Lv.10 发表于 2010-5-31 16:28:58 | 查看全部

我们也想家家养花,户户种草,但是现实吗?远处是干旱中绝收的土地。
哀牢彝山Lv.2 发表于 2010-5-31 23:12:14 | 查看全部
回复 7# 火娃


    楼主有想法,为广大彝族百姓着想,是好事,是我民族的幸事,但正如阿纳所说,楼主所想过于理想化,所说之言未必适合于我山区彝族的发展之道。我也不是冷漠,更不是我做不了的不支持别人去做,我也支持论坛的讨论,但我不支持有人来这里胡乱的指导,并大谈发展之道而所说之话,却违背事实。
   依你之见,有才就是有理想,有想法。那照你的意思,彝族有才的人又有多少呢?千万彝族,农民为重,那我们的农民可以算有才还是没有才呢?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邀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投诉/建议联系

ceo@yizu.co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关注公众号
  •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彝族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z!X3.5 黔ICP备2021008899号-1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