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样是奔走,旅行与春运呈现的截然相反的面目。它也是集体行为,但不是全民性,没有相应的物质基础,所谓的旅游,只是纸上谈兵,古人云,温饱才思淫欲。
钢筋混凝土垒起的城市,的确缺乏一种温和、柔软,被城市生活裹挟的人,呼唤走出去,呼唤回归乡野,回归自然。他们纷纷逃离城市,试图找到应对城市紧缩的良方。旅游,则成了城市人喘息的豁口。因为旅游,所以有了“骑族”“驴友”“背包族”等等。当然叛逃只是暂时性的。
然而,桑塔纳、奔驰开进了丽江、开往了更遥远的西双版纳,甚至更为遥远的西藏,习惯了城市的人,却依然带着城市的节奏--就算逃出了现实的城邦,却逾越不了心灵的城郭,被城市裹挟下的人纷纷逃离城市,然而讽刺的是,在归途上,城市的大名赫然在目。
物质的追求是让城市人迷惘了,误将间歇的旅游视作清醒。我们应当看到,城市人踏上本来“封闭”的土地时,清新自然地的森林里、山坡上、池塘边飘荡起了丢弃的易拉罐、塑料瓶、纸张等等,零星散散的农家乐陆续多出来了,也应当明白,我们成为不了切.格瓦拉式的逍遥骑士,因为我们做不到像切一样为了兑现给女友买衣服的承诺,那怕饥饿、生病发烧都不用藏在口袋的20元。而我们呢?拿金钱换来的旅游,永远也实现不了身心的自由。
不停的脚步下,也许路就在前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