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彝区“三房”改造是一项关系彝族贫困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改善民生、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一件大事。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彝区“三房”改造这项民心工程、惠民工程,将其列入全省加快农村公共事业、推进农村扶贫开发计划,国家有关部门将彝区“三房”改造行动计划列为全国第二批农村危房改造试点项目,编制了《凉山州“十一五”“三房”改造项目规划及实施方案》。
甘洛县推进彝区“三房”改造行动计划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示范民生工程。图为沙岱乡依初村新貌。
州委书记翟占一在彝区“三房”改造中指出,不仅仅是修房建屋,更是涉及贫困地区社会发展、贫困群众思想观念和生活习惯转变、居住环境改善、家园意识培养等诸多方面的历史性变革。各级党委、政府和各个部门要充分认识彝区“三房”改造的重大意义,将其作为“一把手”工程,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和倾斜。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用创新的思路和理念强力推进、抓紧实施。各级党政主要领导要加强领导,负总责、亲自抓,按照州委、州政府统一部署,抓紧抓好改造工程的实施,把它作为当前重点工作强力推进,把事办好、把事办实,让群众真正得到实惠。州委副书记、州长张支铁担任凉山州“三房”改造领导小组组长,确保“三房”改造工程的顺利开展。
目前,各个县市的试点工作各有特色、各有绝招,有的县规划完善,筹资方式明确;有的试点村紧密结合旅游开发,规划全面,公共设施设计亮点突出;有的县村落规划比较配套,进度较快。已改造10.5万户,按照“三房”改造规划,全州还余36383户将在2010年内组织实施完毕,“三房”改造成为了人民群众最拥护、最欢迎、最积极、最关心、最直接、最满意、最现实的“亲民为民”工程,是最大的到户民生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