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美丽的易门

1864 1
发表于 2010-7-5 13:55:5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魁阁,即魁星阁。魁星,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奎星”的俗称。“奎星”原是中国古代天文学中28宿主一,即北斗七星第一星--—天枢,也指北斗七星的前四星--—天枢、天璇、天玑、天权。后世被称为主宰文章兴衰的神。最初在汉朝纬书《孝经援神契》中有“奎主文章”之说,后世遂建奎星阁(楼)并塑神像崇祀。清·顾炎武 《日知录·魁》:神像“不能像魁,而改奎为魁,又不能像魁,而取之字形,为鬼举足而起“斗”。故,魁星神像头部红发绿面像鬼;一脚向后翘起,如“魁”字的大弯钩;一足立于螯头、一手捧斗,如“魁”字中间的“斗”字;一手执笔,意谓用笔点定中试人的姓名。加之“魁”有“首”之意,“魁星点斗,独占螯头”,也由此而出。魁阁(楼)为文庙(孔子庙)配属物,“春秋仲日上丁致祭”,“州县官行释奠之礼”(春秋仲日上丁致祭,也称丁祭或祭丁,即每年阴历二月和八月上旬第一个丁日祭祀孔子。该制始于唐代,见《太平御览》535卷《拜奠》引《唐六典》。)。科举时代,凡读书或参加科举考试者都虔诚崇拜魁星,乞求保佑金榜提名。所以,全国各地均建有魁星阁(楼),且明朝时期最为盛行。 易门县建魁星阁始于唐之夔任易门县知县的明万历二至五年(公元1574至1577年)间,现存魁阁(位于龙泉镇西门行政村西门村1号,县政府办公楼旁。)则于姜其垓任易门县知县的康熙三十至三十四年(公元1691至1695年)建成,清·道光七至二十一年(公元1827至1841年)进行过修整。之后,也不乏进行过多次的修整。新中国成立后,虽然内部陈设全部拆除,其真实功能完全消失,但是仍然基坚架稳,流光益彩,风华依旧。   2001年8月3日,易政发[2001]24号文件《易门县人民政府关于将静乐庵、龙泉大寺等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决定》,魁阁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DSC02640.JPG


DSC02644.JPG


DSC02645.JPG


DSC02651.JPG


DSC02652.JPG


DSC02654.JPG


DSC02655.JPG


DSC02659.JPG


DSC02663.JPG


DSC02673.JPG


DSC02675.JPG


DSC02676.JPG


DSC02679.JPG


DSC02680.JPG


DSC02682.JPG
DSC02681.JPG
DSC02684.JPG
DSC02691.JPG

评论1

晚归的人Lv.9 发表于 2010-7-5 20:13:49 | 查看全部
围观~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邀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投诉/建议联系

ceo@yizu.co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关注公众号
  •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彝族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z!X3.5 黔ICP备2021008899号-1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