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思想谱写辉煌 于 2010-7-9 23:32 编辑
拔河比赛
吹唢呐
敬彝家酒
身着节日盛装的彝族同胞将海坪彝族文化园环绕成一个大圈。在彝家祭祀祈福仪式后,有关领导和嘉宾将文化园中心的3个主体篝火点燃,数百只火把迅速汇成一条火龙将节日的夜空照得通明。篝火熊熊,欢声阵阵。各地来宾与彝族同胞手拉着手一起,围着熊熊的火炬跳起了彝族舞蹈。当天,2009中国凉都·六盘水消夏文化节系列活动———彝族同胞一年一度最隆重的节日火把节在水城县玉舍乡海坪彝族文化园隆重举行。
激情奔放的八月,是火把与美酒相拥的季节。8月14日下午,2009中国凉都·六盘水消夏文化节系列活动———彝族同胞一年一度最隆重的节日火把节在水城县玉舍乡海坪彝族文化园隆重举行。当日,从四面八方闻讯而来的数万名群众云集海坪,共同庆祝这一盛大节日。 在迎宾门下,省市有关领导和嘉宾们,喝下彝家姑娘敬上的美酒,与身着节日盛装的彝族同胞一起欢度火把节。下午2时,在省市领导的宣布声中,2009中国凉都·六盘水消夏文化节水城彝族火把节隆重开幕。顿时,在海坪彝族文化园广场上空,彩球飘扬、礼炮齐鸣。随后,合着欢快的音乐、彝族姑娘跳起了激情的《吉日的喜庆》舞蹈,一台极具有民族风情的文艺演出在浓郁的节日气氛中拉开序幕。70岁的彝家阿姨李守芬带着一家八口上台表演《情满水城》,用歌声和舞蹈歌颂了和谐社会下,彝家的幸福生活;组合唱《欢乐彝寨》、《铃铛舞》、武术特技表演等12个节目极具民族特色的精彩表演,不时赢得台下数万名观众和来宾们的阵阵掌声。
这边文艺演出的歌声刚落,那边拔河、赛马、对歌等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竞赛已经拉开了战场,台上比赛紧张刺激,台下观众热情澎拜,精彩的比赛,让观众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彝族民间文化独特丰厚的底蕴和恒久古朴的魅力。
晚上7:50,虽然天空下起了大雨,但却抵挡不了人们的热情。冒着大雨,身着节日盛装的彝族同胞将海坪彝族文化园环绕成一个大圈。文化园四周的9个大火炬被依次点燃。在彝家祭祀祈福仪式后,有关领导和嘉宾将文化园中心的3个主体篝火点燃;数百只火把迅速汇成一条火龙,将节日的夜空照得通明。篝火熊熊,欢声阵阵。在热烈奔放的彝族山歌声中,各地来宾与彝族同胞手拉着手一起,围着熊熊的火炬跳起了彝族舞蹈,将火把节盛况推向高潮……
花絮———————————
武警官兵为火把节护航
武警六盘水市支队30余名官兵分成搜排爆组、巡逻组、机动组,连续奋战在一线执勤岗位上,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满腔的政治热情依法执勤、文明执勤,圆满完成了水城县“彝族火把节”的安全保卫任务,确保了节日万无一失。(伍金华)
雨中的激情歌舞的海洋
“谁把太空敲粉碎,满天星斗落人间”。在这一片火的世界里,没有人能无动于衷,没有人不豪情满怀,没有人不深深陶醉!
“走,快点走,到火把广场,那里的人最多,我们等到了那儿才开始点。”“我们今天一定要玩个通宵”。夜暮还未降临,未曾离去的人们又从四面八方涌进狂欢场的人群里,一起分享激情火把盛宴,人群中不时传来因火把而激动的话语。特别是正直花季的少男少女们,他们三五成群,要么手拉着手,要么你追我赶,在人群中穿梭往来,不时传来他们青春、欢快的笑语。
7点40分,上万名彝族同胞和四方宾朋聚集在火把场上时,天空突然下起了小雨,小雨逐渐变成大雨,然而大雨并没有浇灭人们火一般的热情,反而起到“助燃”的效果,很多市民冒着瓢泼大雨,在悠扬而欢快的达体舞音乐声中,不管是认识和不认识的人,大家手拿火把开心地舞蹈着,快乐的人们在火堆周围手拉着手形成一个、两个、三个圆圈,又从三个变成两个、一个圆圈,圆圈分分合合、舞者欢欢乐乐。“火上浇水”中,人们更加珍惜这难得的机会,跳得更乐、舞得更欢。海坪变成了一片火的海洋、歌的海洋、舞的海洋、欢乐的海洋。
裁判未到场
老牛不斗架
在昨日海坪彝族火把节的文艺演出刚一结束,人们纷纷涌入斗牛现场,一时间,整个斗牛现场人头攒动,紧紧被观众包围,七八头牛在人墙中间不停地嚎叫,做出战斗前架势,准备迎接一场激烈的斗争。
人们在欢呼声中等待着一场精彩斗牛的开始,然而,10分钟过去了,30分钟过去了,1个小时过去了,仍然不见裁判的出现,牛的主人着急了,“难道今天不开展斗牛比赛了”,但看着周围兴致勃勃的人们,看着对斗牛渴望,牛的的主人还是不忍心将牛拉着离开,并附和着围观者,“再等等吧!可能是裁判有事了,”直到5:30,裁判依然没有来到现场,此时,不远处的赛马现场开始了,人们带着一种失望离开了斗牛现场,纷纷奔向赛马现场。而牛的主人见人们纷纷离去,也就牵着牛相继离开了斗牛现场。
几位特来观看斗牛的村民说,他是从几十公里外的发耳乡特来观看斗牛赛的,但今天没有斗成,他们感到很失望。
转自:中国六盘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