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水城一个彝族英雄的传说(烙锅洋芋的由来)

3946 6
发表于 2010-7-9 23:18:3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思想谱写辉煌 于 2010-7-11 18:44 编辑

三百多年前,在贵州归集有一彝族大财主,生了一个女儿貌美如花,取名如花。在如花十八岁时的一天,她亲手做的一双漂亮的秀花鞋丢失了。从此如花整天不思茶饭,一病不起。财主放出话说,谁要是能找到丢失的秀花鞋,此人若是女的,就给她白银万两;若是男的寻得秀花鞋,便将女儿许配给他。不几日,财主家一长工安宝便寻得此鞋,如花一见到秀花鞋,病就痊愈。财主无奈,只得将如花许配给安宝。为怕丢人,财主要安宝带着如花离开财主家,自寻生路。安宝带着如花离开归集来到水城一大山中,此山名字马龙屯,安宝就和如花在此安居乐业。
  
  后来如花生下一子,取名安兴义,汉名安坤。安兴义从小勤奋好学,长大便当了官。安兴义做官后常常帮家乡人民谋福址,深得父老乡亲喜爱。一日其父安宝上山打猎,几日不归,安兴义出去找,在山上找到安宝尸体,看到很多老蛙(乌鸦)在上面啄食,并已长出很多蛆。安兴义急忙一边用脚磋蛆,口里一边大声叫着“打喔……”想把老蛙赶走。于是后来的彝民们有老人去世时,儿孙们在抬其去葬的路上,总是一边脚磋地嘴里一边叫着“打喔……打喔……”,以纪念他们的祖先。
  
  清王朝康熙三年三月,恶霸吴三桂率三万大军从归集一路烧杀抢掠打入城,安兴义和大批水城彝民被困在山中。因没有锅做饭菜,安兴义就带着大家用瓦片当锅烙土豆吃,并取名为“烙锅洋芋”。没多久山上的东西吃完了。安兴义就带着亲信故意把吴三桂引开,救了乡亲们,但他却从此消失了。不过据老一辈们说,安兴义和他的家人是去了一个美丽的地方生活去了,他在水城的金银财宝全被他压在马龙屯(位于水城县都格乡和发耳乡境内的一座山)下面,吴三桂一点也没有抢到。
  
  彝族人民为了纪念安兴义,便将“烙锅洋芋”一代代地传下来,并成为今天的“西部一绝”。而“磋蛆打老蛙”的葬俗也一直流传至今。

转自:百度贴吧发耳吧                  歆侨 收集整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8 金钱 +2 贡献 +8 积极性 +6 收起 理由
狄鼠米口体 + 8 + 2 + 8 + 6 精神可佳!盼多有此类可读性强的介绍我们彝 ...

查看全部评分

评论6

狄鼠米口体Lv.7 发表于 2010-7-11 17:45:45 | 查看全部
你老弟对我们彝族的历史还是很有兴趣的!有空时不妨多收集一些吴三桂在水西地区与安坤战斗的资料,可能会有更多的彝族读者的。
思想谱写辉煌楼主Lv.9 发表于 2010-7-11 17:56:02 | 查看全部
回复 2# 狄鼠米口体


    向老兄问好。
狄鼠米口体Lv.7 发表于 2010-7-11 17:57:29 | 查看全部
我最近很忙,请你有空时在里面改几个字,我觉得有几个字可能是漏了。
狄鼠米口体Lv.7 发表于 2010-7-11 18:00:02 | 查看全部
    后来如花生下一子,取名安兴义,汉名安坤。安兴义从小勤奋好学,长大便当了官。安兴义做官后常常帮家乡人民谋福(    ),深得父老乡亲喜爱。
     似应加一“址”字。
狄鼠米口体Lv.7 发表于 2010-7-11 18:03:54 | 查看全部
 清王朝康熙三年三月,恶霸吴三桂率三万大军从归集一路(烧抢杀)打入水城,安兴义和大批水城彝民被困在山中。因没有锅做饭菜,安兴义就带着大家用瓦片当锅烙土豆吃,并取名为“烙锅洋芋”。没多久山上的东西吃完了。安兴义就带着亲信故意把吴三桂引开,救了乡亲们,但他却从此消失了。不过据老一辈们说,安兴义和他的家人是去了一个美丽的地方生活去了,他在水城的金银财宝全被他压在马龙屯(位于水城县都格乡和发耳乡境内的一座山)下面,吴三桂一点也没有抢到。
     是否可改为“烧杀抢掠”。
     上述两引用回复帖仅供参考!
思想谱写辉煌楼主Lv.9 发表于 2010-7-11 18:45:58 | 查看全部
回复 6# 狄鼠米口体


    谢谢老兄不吝赐教,改了是要通顺些。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邀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投诉/建议联系

ceo@yizu.co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关注公众号
  •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彝族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z!X3.5 黔ICP备2021008899号-1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