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首页
Portal
动态
中国彝族新闻网
风俗
中国彝族风俗网
文学
中国彝族文学网
彝学
中国彝学网
音乐
中国彝族音乐网
视频
中国彝族视频网
彝人圈
Group
博客
彝人博客
社区
彝人论坛
登录
邀请注册
彩云之南
多彩贵州
川府之国
社会活动
传统文化
音乐舞蹈
彝族年
火把节
诗歌
散文
神话
其他文学
彝学动态
历史学
民俗学
语言文字
学术成果
学者档案
中国彝族网
»
社区
›
彝学研究
›
历史文化
›
恳合呗:延续千年历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彝族文化]
恳合呗:延续千年历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51
0
苏月飞阳
Lv.9
发表于 2025-3-23 10:08:4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在中华文化的璀璨星河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犹如一颗颗耀眼的星辰,闪耀着古老而独特的光芒。赫章县彝族铃铛舞,作为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独特的艺术魅力和鲜明的民族特色,成为其中一颗备受瞩目的明珠。
赫章县彝族铃铛舞,彝语称为“恳合呗”,“恳合”指的是祭祀礼仪中唱经的歌,“呗”即跳的意思,因此又被称为“跳脚”或“抄子舞”。从字面意思来看,它是一种通过舞蹈表演的形式加上歌师的诉唱来祭奠死者的仪式性舞蹈,是彝族先民在祭祀教化活动中,按照伦理辈分和长次举行高歌创业公德的骑马战状舞蹈。这种舞蹈形式,不仅是彝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更是彝族人民精神世界的生动写照。
铃铛舞的历史源远流长,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 8 世纪彝族先民笃尔帝分封六侯的时代。在那个时代,滇、夜郎、巴、蜀、黑、白六大侯国皆为彝族古代先民第三十世君主笃米所分封,而六大侯国又自封有诸多君长列国。频繁的战争使得彝族先民们生活在动荡不安之中。在护送阵亡将士的过程中,为了抒发内心的悲痛之情,彝族先民们跳起了一种战状舞。这种舞蹈,最初是为了表达对逝去战友的哀思,同时也是对战争的一种反思和对和平的渴望。
乌蒙山区的彝族先民尚养良马,辔上骑鞍必配铜铃,因此这里被誉为良马圣地。那时各个诸侯氏族部落全民皆兵,组建战马队伍。在国王首领举行祭祀追悼先王时,部下都要组织 120 人的兵马队伍和数十人的歌舞队,在祭祀歌舞场上展示骑战风采,热腾整个通宵。舞动中,人们摇响手中的马铃来控制节奏,铃铛舞由此而得名。这种舞蹈形式,不仅是一种艺术表现,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民族精神的体现。
随着时代的变迁,铃铛舞所表现的内容也发生了变化。从最初的单一丧礼舞蹈,逐渐演绎出更多丰富的内容。如今,铃铛舞的内容主要表现传统的生产生活场景。经过艺术化处理,舞蹈内容健康,风格朴实,生动地展现了彝族先民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翻山涉水、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勇斗豺狼虎豹,然后男耕女作、生息繁衍的大迁徙的壮阔画面。这种舞蹈形式,不仅记录了彝族人民的历史,也反映了他们的生活智慧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彝族有婚嫁、丧葬皆歌舞的习俗,这使得铃铛舞具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在彝族人民的生活中,铃铛舞不仅仅是一种艺术表演,更是一种生活的一部分。无论是婚嫁的喜庆场合,还是丧葬的哀悼仪式,铃铛舞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种广泛的群众性,使得铃铛舞得以世代相传,并保持着完好的原生状态。历经 2800 余年的风雨洗礼,铃铛舞依然在彝族人民的生活中绽放着光彩。
铃铛舞的传承和发展,离不开彝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在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文化的交流碰撞,许多传统文化面临着传承的困境。然而,彝族铃铛舞却在这样的环境中焕发出新的生机。当地政府和文化机构高度重视铃铛舞的保护和传承工作,通过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等方式,为铃铛舞的传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同时,许多彝族民间艺人也积极投身于铃铛舞的传承工作中,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将这一古老的舞蹈艺术传承下去。
铃铛舞的传承,不仅仅是对一种艺术形式的保护,更是对彝族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弘扬。通过铃铛舞的传承,彝族人民的文化自信得到了增强,民族凝聚力也得到了提升。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铃铛舞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正在走向更广阔的舞台。它不仅吸引了国内众多文化学者和游客的关注,也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赫章县彝族铃铛舞,是彝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它承载着彝族人民的历史记忆,展现着彝族人民的精神风貌。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有理由相信,铃铛舞将在彝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继续传承下去,并在新时代的舞台上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让我们共同期待,这颗古老的民族之星,在未来的岁月里,能够焕发出更加绚烂的光彩,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繁荣贡献一份独特的力量。
(视频:贵视文化)来自圈子:
新闻投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邀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苏月飞阳
Lv.9 管理员
主题
回帖
0
积分
278736
Ta的主页
发消息
图文热点
恳合呗:延续千年历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51 人气
#历史文化
学彝文:每日一句谚语굈갱광꽄굈눔
90 人气
# 语言文字
녪뉄彝文:当今世界唯一“活着”的六大古文
66 人气
# 语言文字
西南彝志:一部彝文历史巨著的传承与价值
61 人气
#历史文化
推荐话题
1
中国彝族网·音乐首发 | 三官寨酒歌《三官寨寨门开》MV发布(彝汉双语)
12681 阅读
苏月飞阳
2
在昭通 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与彝族群众共度彝族新年
9490 阅读
苏月飞阳
3
古彝母语独立电影《慕俄格往事》剧本及人物造型研讨会圆满结束
7340 阅读
苏月飞阳
4
녪뉄彝文:当今世界唯一“活着”的六大古文字
66 阅读
苏月飞阳
5
中华文化根源探寻 | 彝族文化与伏羲文化渊源关系高峰论坛在筑召开
6909 阅读
苏月飞阳
最新发布
恳合呗:延续千年历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彝族谚语每日一句
学彝文:每日一句谚语굈갱광꽄굈눔
녪뉄彝文:当今世界唯一“活着”的六大古文
西南彝志:一部彝文历史巨著的传承与价值
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放异彩 第六批国家级
永仁:正月十五来赛装 非遗焕发新生力
野玉海:贵州的山区里隐藏着的彝族风情小镇
关闭
站长推荐
/1
天下彝家网上书店
天下彝家网上书店,加客服微信购买西南彝志、彝族源流、彝文字典、彝文印章等。
查看 »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最新动态
联系我们
服务支持
官方商城
成功案例
常见问题
售后服务
投诉/建议联系
ceo@yizu.co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关注公众号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彝族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z!X3.5
黔ICP备2021008899号-1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