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西俄布”:大凉山彝族的宗教祈福节

4437 6
发表于 2010-7-17 14:16:3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西俄布”是彝语,意指反咒回自然界或他人施行的鬼怪邪崇,消灾祛祸,确保家人安康。在四川大凉山的彝族民间,人们认为自然界产生的或他人施行的一切咒术咒语都会产生邪异鬼怪,这些邪异鬼怪常常会引发各种灾难,甚至导致人们的病痛或死亡,对此,只有举行“西俄布”仪式,才能消灾祛祸。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西俄布”逐渐成了四川大凉山彝族季节性的宗教祈福节,有春节返咒(西俄布)、夏季转咒(吉觉)、秋节赎魂(也枯)。寨子里只要一家举行“西俄布”仪式,左邻右舍都会聚在这家,会亲友、拉家常、说丰收、品美酒、谋发展……“西俄布”成了大凉山彝族地区特有的一道景观。
去年,笔者有幸参加了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农作村曲比阿铁家的“西俄布”仪式。当天吃过早饭,笔者跟着大毕摩曲比甘妈走向农作村,走了一个小时左右的山路后,我们来到了曲比阿铁家。
一落座,主人便递上了美酒,白酒、泡水酒、啤酒……叫人接都接不过来,不多时,屋里屋外挤满了左邻右舍,几碗转转酒下肚后,场面开始热闹起来。
大毕摩曲比甘妈开始念念有词地扎草偶,帮小毕摩木沙和铁古做“神枝”(用树枝制作而成的神棍、神戈、神矛、金银片等象征物件),开始了“西俄布”的准备工作。
铁古在主人家门口燃放一堆火,一股浓烟袅袅升空,“西俄布”仪式开始了。铁古说,这烟火是报告诸路神灵,主人家已举行“西俄布”仪式,敬请前来助威助法。浓烟升空的同时,男主人曲比阿铁从火塘中取出烧红的洁净石放入盛水的木碗中,口念语录,用腾起的热气清洁家宅、家人以及仪式上宰杀牲畜的污秽。
大毕摩曲比甘妈开始念诵经文,遣返各种邪崇、口舍是非,驱逐各种孽障、邪怪、鬼怪、疾病和晦气。他时而翻开经书朗诵,时而关闭经书背诵,时而摇铃,时而投掷“金银片”……那铃声悠扬,诵声古朴,不知不觉,把人带进了另一个世界。
待大毕摩曲比甘妈念到一定程度,木沙和铁古用仪式上宰杀的牲畜在主人的头上绕圈,以示除邪。而后,坐在屋里品美酒的几位年轻人起身与木沙和铁古一起杀猪杀羊。剩下的3只鸡,由大毕摩曲比甘妈口念咒语,用刀击死,并将鸡血淋在作法的神座和“次且”(神枝和草偶合成的鬼偶)上。然后“嘎——”地一声折断鸡翅膀,用嘴对着断口吹气,使鸡尸发出声音。随着鸡声,坐在屋里品酒的汉子们开始齐声发出“哦——哦哄!哦——哦哄!”地吆吼,以驱逐各种孽障、邪怪、鬼怪、疾病和晦气。大毕摩曲比甘妈口念咒语后,反复吹鸣鸡尸3次,整个屋子充满了鸡鸣声和汉子们一阵高于一阵的吆吼声。
一阵热闹后,木沙和铁古把鸡的头、肝,猪的肝、脾、肾、前蹄,以及羊的肝、脾、肾煮成一锅,称之为“神佛”(可煮可烧的祭献肉)。吃“神佛”特别讲究,必须是大毕摩曲比甘妈先尝,然后主人家尝,最后才轮到其他人尝。“神佛”并不多,只能尝尝,但这是吉祥肉,尝尝就会幸福安康。剩下的肉煮成一大锅,才是大家的主食。
一顿美餐后,大毕摩曲比甘妈手握一根蒿草念咒,并把蒿草折为几段系在草偶身上,以示折断鬼腰,与鬼怪断绝关系,再把事先系在主人颈上的线扯断,绕在“次且”上。木沙拿着“次且”在主人头上绕匝,品酒汉子们的吆吼声又开始腾起。伴着品酒汉子们的吆吼声,木沙把“次且”送到大毕摩曲比甘妈指定的野外的地方。铁古端着一碗水跟在后面,用嘴喷散到屋外,以示将一切鬼怪驱逐到了鬼域。“西俄布”仪式宣告结束。此时,品酒汉子也醉倒了几位

7.jpg
送走“次且”

8.jpg
大小毕摩诵经


文章来自中国宗教网
文章作者 萨古曲惹

评论6

jjixkezzytusseLv.6 发表于 2010-7-17 16:27:46 | 查看全部
好文!!!因阿普是毕摩,所以这些反咒祈福的仪式每年都会做。还是比较好耍的。
alsdLv.6 发表于 2010-7-17 19:56:40 | 查看全部
有名堂不?
莫子乌楼主Lv.10 发表于 2010-7-17 20:24:47 | 查看全部
回复 3# alsd


    信则灵不信则不灵~我一点点信~觉得多少是有点意义的
思想谱写辉煌Lv.9 发表于 2010-7-18 20:54:02 | 查看全部
迷信这东西很难说。
狄鼠米口体Lv.7 发表于 2010-7-19 12:33:12 | 查看全部
应该在适当的时候建议凉山的毕摩到我们贵州传经送教!促进彝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jjixkezzytusseLv.6 发表于 2010-7-19 14:48:04 | 查看全部
在四川彝族中,均有毕摩世家,但是,都以曲涅部落分衍出来的毕摩最有盛名。例如,毕阿苏拉者就是曲涅部落阿陆支系的人。其他著名的毕摩世家,如沙马曲比、吉克惹石、布古依火、阿字布约等,都是曲涅部落的后裔。从古侯部落分衍而来的毕摩现在也多,但是从古至今其名气和威望始终没有曲涅部落的毕摩那样在彝族社会中享有特殊的地位与盛名。
  出生于曲涅大部落阿陆支系的大毕摩——毕阿苏拉者是南宋年间的大凉山美姑县人。传说曾师从佛祖释迦牟尼500弟子里10大弟子中的一大高僧。早年游学于印度和尼泊尔,修行、传教、收徒、说法、教道、普度、灭邪、护正、持义于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和西藏等彝区。

  毕阿苏拉者弟子很多,据传有上千人弟子,其中著名者只有4人,即阿苏斯惹、牟乌鼎迪、牟克吉勒,以及古侯部落的甘尔普替。
  有一年,在佛祖释迦牟尼诞生纪念日(即农历4月8日“浴佛节”或“佛诞节”,)为了参加在印度举行的金刚经大法辩论会,毕阿苏拉者与当时著名毕摩大师阿格属竹、阿克俄底一起受官方的派遣专程赴印度竞考宗教教士。
  印度高僧考官,将3人放入高火蒸笼里,用蒸活人的办法来比较三人法术的高低,3人被放在高火蒸笼里连续被蒸了三天三夜,结果毕阿苏拉者法术最高,他变成冰人,后来冰慢慢地融化,毕阿苏拉者又变成活人而获得金质的“吾图”(法扇)奖,阿格属竹、阿克俄底分别获得银质的法扇和铜质的法扇奖。
  毕阿苏拉者在其它佛教国家表演高温火绝技中还获得过一个铜汞混质的法铃(彝族称之为“毕摩毕举”)、一个金法扇(彝族称之为“切克”)和一个木质的金饰神签铜(彝族称之为“吾土”),该“吾土”现被收藏于北京中央民族博物馆,金质的“切克”流失在民间,至今下落不明。
  毕阿苏拉者因此名声大振,第二次又被当朝官方推荐去参加印度、尼泊尔每10年举行一次的斗法大赛会。毕阿苏拉者不负众望,又获得了最高奖励——法铃(该法铃已被鉴定为国家一级民族文物,现收藏于四川美姑县文管所)。
  第三次毕阿苏拉者又去参加在印度举行的金刚经灌顶大法会的斗法大赛,因他法力高强,获得了佛祖释迦牟尼的“舍利”——释迦牟尼生前的一节拇指甲,彝语称之为“阿摩洛色” 或“达摩洛色”。直译是,“祖母的指甲”;引申义是“祖师爷、祖师傅的指甲”或“达摩祖师爷的指甲”。
  毕阿苏拉者在印度获得“阿摩洛色”后,专门派三大弟子:阿苏斯惹、牟乌鼎迪、牟克吉勒从印度护送那节佛祖指甲到凉山彝区。大弟子牟乌鼎迪毕摩亲自护送“舍利”,后来牟乌鼎迪生有九个儿子,其后代都称其为“史勒惹古”。“惹古”是九个儿子的意思,“史勒”与“舍利”,至今语音还没有多少的变化。
  据传说,打战时如果身上带有“阿摩洛色”,可刀枪不入。毕阿苏拉者去世后,把佛祖释迦牟尼的“舍利”——指甲,深藏于今美姑县瓦古乡毕阿苏拉者的“藏经楼”。上世纪60年代在“文革”破四旧时,毕阿苏拉者的“藏经楼”被毁,“指甲”流失于彝族民间。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邀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

天下彝家网上书店
天下彝家网上书店
天下彝家网上书店,加客服微信购买西南彝志、彝族源流、彝文字典、彝文印章等。

查看 »

投诉/建议联系

ceo@yizu.co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关注公众号
  •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彝族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z!X3.5 黔ICP备2021008899号-1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