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曲比兴义 于 2010-7-18 09:42 编辑
乐山师范学院大学生到马边参观彝族毕摩“热布”文化展览
2010年7月16日,乐山师范学校计算机系学生到马边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学院罗宜恒老师带领参加这次社会实践活动的几十名学生,来到马边县文化馆参观了正在筹备中的彝族毕摩“热布”文化展。
负责这次文化展览策划和组织工作的曲比兴义,为这批学子讲述了彝族神奇的毕摩文化,讲述彝族毕摩为人类传承的经卷、祭仪及“热布”和“古”文化的丰富和神秘,使学院的学生变得异常的兴奋和激动。学院师生们从来没有见到个这样神秘绚丽的草偶文化,两个大的展厅里陈列的130多个神奇的“热布”草像,让学院师生们惊异万分。曲比兴义还为学院师生们讲解了彝族的习俗和信仰,彝族的鬼神的传说,远古的神话等。两个展厅130多个“热布”像,学生听曲比兴义讲解了近两个小时,学生们仍然意犹未尽。。。。
马边彝族自治县文化馆举办的这次“热布”文化展从7月26日开展,到8月16日结束。还准备邀请一批著名的彝学专家和资深教授到马边,举办一场专场的彝族毕摩“热布”文化研讨会。
马边近几年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做了许多工作,目前已经申报列入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达12项,其中,除苗族的芦笙舞以外,全是彝族民间留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毕摩经育、彝族年节、阿依美格、阿惹妞、阿斯牛牛、阿依牛牛、丧葬习俗、婚姻习俗、餐饮习俗、“古”文化习俗、“热布”文化习俗等。成为乐山市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最多的县。
其实,彝族文化主要都是以活态的形式传存于民间,因此许多人并不知道这些神秘文化。同时,还要许多人由于受封建思想和文革思想影响,对这些神奇文化仍心存偏见,使得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未能得到重视,得到及时的搜集和整理。这是我们过去的一些失误。包括现在马边彝族自治县举办这样的展览仍然受到来自多方面的压力。然而能够顶着不同的观点和偏见,大胆地向世人展现这一神奇文化,让更多的人重新认识和定位这一文化,这是本次展览的主要目的。
同时,彝族“热布”草偶文化所涉及的内容很广,可以从神奇的“热布”联想到彝人最古老的文字发明,联想到三星堆的神异符号,联想到古老的神话传说,联想到远古的人类生存环境等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无论是那个民族的,那个国家的,它都属于人类最为珍贵的,共有的文化遗产。我们不能再用偏见的思想观念去让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消失遗忘,这才是最重要的。
我们中国是一个由五十六个兄弟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大家庭,每个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每一项文明都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文明。因此,如果彝族的“热布”文化研究更应该展现给世界,让人类更加的清楚到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群体,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的最宝贵的一部分。这才是我们这次办“热布”文化展的目的。
乐山师院的师生们看了这次展览,感觉走进了一片神奇的文化宫殿,希望更多的人来关注这次展览,参观这次展览,发表更多的意见和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