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大力推进水利惠民工程20万口水窖抗大旱

1476 1
发表于 2010-7-22 21:47:0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7月14日下午,会理县爱民乡五合村。村民潘真发在玉米地里劳作。
“去年种烤烟,今年种玉米,要轮作。”潘真发对记者说。地里的玉米绿油油的,长势不错。
    “前段时间干旱有影响吗?”
    “去年8月开始直到今年6月都没下过什么雨,地里的庄稼全靠小水窖。我家几亩地边就有10多口。”
    经潘真发指点,记者在地边看到了只露出一个水泥井盖的水窖,用力提起盖子,里面的水还是满满的。这口小水窖,蓄水量足足有30方。水窖建有沉沙池,雨水通过沉沙池沉淀后,再经管道流到封闭的水窖里。
    前面不远的松林里,星星点点散落着10多口水窖。“这是2008年建的,全部按标准来。全村共建有小水窖1100口,可蓄水3万多方,我家就有8口。”村主任潘真祥介绍。五合村是一个纯农业村,全村2000余亩的烤烟、石榴和玉米,全靠这批水窖保苗。
    会理县是全省小水窖的发源地。这里地处高原,日照强烈,虽然年降雨在1100毫米左右,但年蒸发量在1700毫米左右。保不住水,农作物只有受旱。上世纪80年代末鹿厂镇铜矿村发明小水窖抗旱,会理全县推广,采取“农民出一点,政府补一点”的方式,至今已投入数亿元,3次掀起建小水窖高潮,建成小水窖20余万口,蓄水能力达600多万方。仅在爱民乡,建成的水窖就达1.1万口。这种小水窖建在田边地头,因是封闭式的,极大地减小了蒸发量,使水的利用率得到了有效提高。
    近年来,会理县大力推进水利惠民工程,从2008年至2010年,每年投入资金3000万元建水利,其中县财政每年投入1000万元,实现水库、水渠、水窖配套。
    “水窖修在烟地边,栽烟赛过捡金砖”,公路边直白的标语,道出了水对会理农业的重要。有了水,会理烤烟产量达到80余万担,烟农收入5亿多元,成为全国第一烤烟大县;有了水,会理的石榴种植达到22万亩,产值达到8亿元,成为全国第一石榴大县。  

来源:四川日报

评论1

杰克孜布Lv.9 发表于 2010-7-23 13:14:42 | 查看全部
不错!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邀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投诉/建议联系

ceo@yizu.co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关注公众号
  •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彝族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z!X3.5 黔ICP备2021008899号-1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