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萼文镶 大约在光绪年间,在今六盘水市钟山区大湾镇的大箐村与海嘎村接壤处,生息着一个大家族——纳扭。
据说富有到每次放牧时第一只领头羊已到大约两公里外的石门槛(跑马坪),圈里的牲口还没完全出来,为此纳扭老人在石门槛用彝文刻下了“勤劳致富”几个大字,可是经过了多少年的风吹雨打和人为破坏,早已无法辨认了。
纳扭家土地广,方圆百里以外都有,在每年的秋收时节,都会雇上几百名壮汉帮忙收割,还说在今天的纳福收割水稻时根本不用人背,直接雇人排成长排,把水稻捆好后一个甩给一个的从纳福传到家里。这也许有些夸张,可是家乡的人们都是这样说的,我也相信。
当时树木茂盛,野兽猖獗,纳扭老人为了牲口不被狼叼走,把圈建成两层,中间用木头铺上且留些小空隙,上层住着牲口,粪便从空隙掉到一楼,一楼便成了粪坑。有一天晚上,一只狼溜进圈门,不小心掉进了一楼,由于粪便太深而狼无法争脱出来等第二天老人起来时,狼早已被淹死了。
纳扭家门前有一个小土丘,就是用来晒银子的,这件事被毕节的一些马帮听到后蓄谋来袭,可是当他们来到纳扭家时,看到老人正在筋疲力尽地给山羊接生,这些人看到后觉得人家的富裕来之不易,不忍心吃,所以一心软就徒手而归了。
纳扭的故事在家乡一直流传至今,可是纳扭家到底搬到什么地方去了谁也说不清楚,只是屋基还依稀可考,可也是物非人也非了。纳扭却成了富有的代名词,每当茶余饭后,老人们都会诉说海嘎旧事,可再也没多少人会去追问为什么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