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阿莫惹索惹古渊源

6134 2
发表于 2010-8-31 13:58:3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阿莫惹索和阿莫惹古均为彝语音译,阿莫惹索即为阿莫三子或阿莫真子,阿莫惹古即为阿莫九子。后人将目务(目啊务)的后代称作阿莫惹索或阿莫惹古家族,源于两个在这个家族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巫阿莫和阿莫。
   按照大小凉山彝族的传统习惯,后人将其亡灵送回始祖居住地,子祖谱务(确切的地址不详,有学者推测在今天的昭通境内)前的谷伙圈涅是宁蒗县金绵乡旺了红村的阿莫惹索惹古氏族阿莫苏伙亚氏族拉马支系邱莫房头人们的送魂路线的终点,这就是说谷伙圈涅和子祖谱务这些地方是现住云南省宁蒗县金绵乡旺了红村的阿莫惹索氏族阿莫苏伙亚氏族拉马支系邱莫房头的这些人们的祖先居住地方。换句话说,他们是从谷伙圈涅子祖谱务这些地方迁去的。这种说法不是空穴来风,有彝族经典《勒俄特依》为证。它说“子祖谱务这地方;七代宝剑在此晃;八代骏马在此骑;九代‘德古’在此讲;祖先根业在此建;子孙繁衍在此兴;子莫系伺俄三子在此分;诺伙系古候曲涅在此分;曲伙系阿莫三子在此分。”这里所说的“阿莫三子”就是彝文“阿莫惹索”的音译,是后来以阿莫惹索为族根发展起来的阿莫惹索惹古各支系的共同祖先。这段文字至少向后人昭示了三个重要的信息,第一,子祖谱务是曲伙系的阿莫惹索惹古和诺伙系的古候圈涅曾经共同居住过的地方,他们一度在这个地方共同晃了七代宝剑,骑了八代骏马,讲了九代“德古”,建了祖先根业,兴了子孙繁衍。第二,阿莫惹索惹古即不是古候的后裔,也不是圈涅的后裔,而是与子莫系的“伺俄三子”和诺伙系的“古伙圈涅”并列,且同时在子祖谱务这个地方生衍发展繁荣。第三,说明彝族历史发展到这个时期其社会开始分化,出现了等级。
    流传于云南元江一代的彝族古籍《裴妥梅妮-苏颇》(汉语译为《祖神源流-公史》)
,流传于大小凉山的彝族古籍《勒俄特依》和《西南彝志》所记载的资料以及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语委提供的资料和阿莫惹索惹古家族口述的家谱资料显示,从远古的目务(目啊务)算起到阿莫一代已有102代,从阿莫到我们这一代已有20多代。这也就是说,我们阿莫惹索惹古家族历史从始祖目务到现在已有近200代,每代按20年计算,有近三千年的历史。与此相呼应的是在两千多年的家谱搜集整理过程中,发现阿莫惹索惹古家族确实是一个在凉山彝族中人口多达数十万,聚居区跨越云贵川黔四省区散居北京,上海等数十个大中城市的庞大群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族群,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为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繁荣,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评论2

莫子乌Lv.10 发表于 2010-9-2 14:30:47 | 查看全部
学习了~
思想谱写辉煌Lv.9 发表于 2010-9-2 18:46:46 | 查看全部
原来如此。。。。。。。。。。。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邀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投诉/建议联系

ceo@yizu.co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关注公众号
  •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彝族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z!X3.5 黔ICP备2021008899号-1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