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首页
Portal
动态
中国彝族新闻网
风俗
中国彝族风俗网
文学
中国彝族文学网
彝学
中国彝学网
音乐
中国彝族音乐网
视频
中国彝族视频网
彝人圈
Group
博客
彝人博客
社区
彝人论坛
登录
邀请注册
彩云之南
多彩贵州
川府之国
社会活动
传统文化
音乐舞蹈
彝族年
火把节
诗歌
散文
神话
其他文学
彝学动态
历史学
民俗学
语言文字
学术成果
学者档案
中国彝族网
»
社区
›
社会频道
›
彝乡动态
›
云南楚雄从蓝图走向现实 桥头堡建设楚雄彰显特色(组图) ...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云南楚雄从蓝图走向现实 桥头堡建设楚雄彰显特色(组图)
1702
0
火娃
Lv.8
发表于 2010-9-28 19:52:2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城在水中,水在城中
一幅气势恢宏、特色鲜明的滇中特色大城市建设蓝图,引领“桥头堡建设大家谈·滇中经济区”采访团记者走进彝州楚雄。
“省垣门户,迤西咽喉”,楚雄彝族自治州州委副书记、州长杨红卫自豪地告诉我们:楚雄是桥头堡建设中的重要节点,这里正在建成“世界恐龙之乡”、“东方人类故乡”、“中国彝族文化大观园”,凭借优越的地理条件以及深厚的文化积淀,把彝州建成滇中特色大城市势属必然。
彝州人在向我们解读滇中特色大城市的内涵和外**说:“特”就是在城市建设发展中突出山水园林城市、适宜人居城市、民族文化城市等特色,以彝族文化为主体,围绕中国彝族文化大观园建设,充分展示民族文化内涵,全面提升城市品位。“大”就是人口承载力要大,产业支撑能力要强,对州外的影响力、吸引力、竞争力要强,对州内的推动力、辐射力、带动力要强。
建设滇中特色大城市的号令,如劲吹的东风,催动着彝州人“只争朝夕”的步伐:从战略构想提出至今短短两年多的时间里,楚雄州委、州政府先后5次召开“滇中特色大城市”建设推进会,“集结号”声一次比一次更响更急,州级各职能部门积极参与,担任具体工作任务的楚雄市,更是倾全力扎实推进,各县也按照全州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加快县城建设,成为彝州楚雄每一位干部职工德、能、勤、绩的考核表。
特色大城市 从蓝图走向现实
“楚雄城市正在以每年3平方公里左右的面积有序扩大。”站在楚雄城西山顶鸟瞰楚雄,随着楚雄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刘华的手指看去,正在长大的滇中特色大城市楚雄呈现出水带横贯东西,林波与蓝天相接,楼宇鳞次栉比景象,给人全新的视觉感受。
为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好未来的滇中特色大城市,楚雄市政府和规划部门开展了大量的调研,进行了《楚雄市城市总体规划》第二轮修编,为楚雄滇中特色大城市建设提供了系统、全面、科学、准确的决策依据,打破常规的行政区划体系,将构建特色大城市的总体思路明确为“一主三辅,一带三区”结构。一主:指楚雄主城,由主城中心区、苍岭产业新区、广通国际物流园区组成;三辅:为南华、牟定、双柏辅城。南华辅城定位是绿色食品加工基地,辐射滇中、滇西地区的“野生菌类集散地”和“滇中生态美食城”。分别将牟定辅城定位为以绿色食品业及民族民间工艺品制作业为主导产业、具有彝族特色的宜居休闲城市,双柏辅城定位是以绿色生态农、林产品流通服务业为主,具有浓郁民族文化特色和山水园林特色的旅游服务型城镇;一带:指南华-鹿城-苍岭-广通沿龙川江城市发展带,以龙川江两岸为空间,以楚大高速、安楚高速、S322、广大高铁、G320为纽带,以南华、主城区、苍岭、广通为基点,构建沿龙川江城市发展带;三区:分别为西山—紫溪山森林生态旅游区、东华子午农业观光区、青山嘴水库—九龙甸水库生态涵养区,届时,楚雄城市规模将由原规划的49.8平方公里拓展为129.72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规模由原规划的45万人调增为85万人,为滇中特色大城市的建设增加了发展空间。
我们看到,万家坝片区、花果山片区及东南片区路网构架基本形成,产业正在聚集;在岭东纸业、百草岭药业、华力机械等一批重点企业入驻工业园区发展的基础上,又有鑫华、广泰、诚鑫、昆钢新型建材等一批技改扩建项目和富民机电机械加工区28户企业动工建设;烟厂技改搬迁、州医院新区、州文化活动中心、彝海公园等建设项目进展顺利。西北片区开发建设积极推进,绿色食品园区和冶金化工园区之间的连接道路全面贯通,南北向3号主干道路、观音山铁路桥至东瓜货运站道路等10条道路正在建设;太阳历文化园提升改造概念性规划已编制完成。彝族文化大观园康体娱乐区、中华彝寨和茶花谷等项目前期工作继续开展。苍岭工业园片区规划工作稳步推进,旧城改造成效明显。
天暮时分,楚雄城华灯绽放,流光溢彩,龙川江河道两岸的幻彩灯及高层建筑物上的轮廓灯交相辉映。通过全面启动城市绿化、亮化、美化、净化工程,彝州楚雄城市品位正在提升,规划中的蓝图正在变为现实。
新型工业化 从分散走进园区
天然药物产业园区、冶金建材化工园区、绿色食品加工园区……见不到想象中的烟囱挺拔,也听不到机器轰鸣。
突飞猛进的园区建设,一大批发展后劲足,能源消耗低的产业正成为支撑起彝州腾飞的强有力臂膀。
楚雄市遵循合理优化的原则,形成了“一园四区”的规划布局结构,园区总体规划面积达12平方公里。开发区多渠道筹措资金,持续加大投入,不断完善路网、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和环境整治,着力提升和改善园区投资硬环境,筑巢引凤。
集科研、种植、加工、生产、销售为一体的云南广泰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2006年入驻楚雄经济开发区绿色食品加工园区以来,奋力建设有机核桃食品系列深加工车间及综合开发利用基地,已建成年产2000吨有机核桃食用植物油、1.6亿粒核桃油精华软胶囊、1万吨功能性核桃乳植物蛋白饮料3个生产车间,3条设施配套、设备先进、工艺成熟、管理规范的生产线。公司总经理张跃进高兴地说,目前已具备年创产值5亿元的生产能力,还带动了楚雄市山区乡镇1万多农户改造发展2万亩有机核桃丰产林,支付农户收购资金2300万元,户均增收1600元。
位于龙川江畔的云南盘龙云海药业有限公司,始终坚持走产学研一体化,产品多元化发展的道路,实施“科技兴企”战略。为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增强创新能力,他们于2003年投资500万元兴建科技楼,成立药物研究开发中心,积极开展科技攻关,加速新产品的研制开发,与省内外多家科研单位协作开展研发项目,不断提升公司产品研究开发的综合能力,先后完成了30余个国家5类、8类、9类中药品种及化学药6类品种,**、日化产品的系统研究和申报注册工作,其中有18个品种获得批准、注册。按照国家中药、天然药物五类新药的技术要求展开研究的《灵丹草喷雾剂中药新品种研究与开发》项目,被国家科技部批准列入“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药产业区域发展及特色产品开发”项目首批启动课题。目前,公司已获批准注册品种除主产品排毒养颜胶囊外,尚有以灵丹草颗粒为主的系列产品及散痛舒片、龙灯胶囊、喉舒口含片等7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独家生产品种及其它中西药制剂共30余种,已形成了生产一批,储备一批,研制一批,构思一批的良好生产发展格局。
戴着“野生菌王国”王冠的南华县正集中力量打造野生菌贸易、加工、物流基地。在南华宏怡野生菌开发有限公司车间里,工人们正熟练地对产品进行分拣、包装,目前,南华县正投资6.67亿元,利用3年时间打造占地面积1100亩,全国最大的集交易、加工、出口、餐饮、物流、旅游为一体的“野生菌王国”,以野生菌资源带动旅游业发展。
在禄丰县土官镇近13平方公里的工业园区里,目前已进驻4个大企业。园区建设带来了“园区速度”:投资3亿元建设的昆钢钛业股份有限公司,实现当年开建、当年投产、当年产生利润;“打造中国钛材加工之都”、“培育西南民用钢结构基地”、“形成滇中重要新型工业组团”,不久的时间里,禄丰县将成为国内装备技术水平一流、产能规模最大、产业链更完善、产业高度集中、服务配套齐全、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新材料加工基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邀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火娃
Lv.8 超级版主
主题
回帖
0
积分
20232
Ta的主页
发消息
图文热点
有进展:云南四川贵州广西协作推进彝族古文
12 人气
# 彝学动态
“红河州彝族志丛书”再添新作 《红河县彝
99 人气
# 彝学动态
乌蒙村秀:千年彝裳绣出彝族文化指尖记忆
114 人气
#行摄彝乡
恳合呗:延续千年历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154 人气
#历史文化
推荐话题
1
中国彝族网·音乐首发 | 三官寨酒歌《三官寨寨门开》MV发布(彝汉双语)
12768 阅读
苏月飞阳
2
在昭通 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与彝族群众共度彝族新年
9592 阅读
苏月飞阳
3
古彝母语独立电影《慕俄格往事》剧本及人物造型研讨会圆满结束
7430 阅读
苏月飞阳
4
녪뉄彝文:当今世界唯一“活着”的六大古文字
175 阅读
苏月飞阳
5
中华文化根源探寻 | 彝族文化与伏羲文化渊源关系高峰论坛在筑召开
6965 阅读
苏月飞阳
最新发布
有进展:云南四川贵州广西协作推进彝族古文
“红河州彝族志丛书”再添新作 《红河县彝
乌蒙村秀:千年彝裳绣出彝族文化指尖记忆
恳合呗:延续千年历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彝族谚语每日一句
学彝文:每日一句谚语굈갱광꽄굈눔
녪뉄彝文:当今世界唯一“活着”的六大古文
西南彝志:一部彝文历史巨著的传承与价值
关闭
站长推荐
/1
天下彝家网上书店
天下彝家网上书店,加客服微信购买西南彝志、彝族源流、彝文字典、彝文印章等。
查看 »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最新动态
联系我们
服务支持
官方商城
成功案例
常见问题
售后服务
投诉/建议联系
ceo@yizu.co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关注公众号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彝族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z!X3.5
黔ICP备2021008899号-1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