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迎接整改复检:彝海景区准备好了吗?

1393 0
发表于 2010-10-2 20:23:5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2009年8月中旬,省建设厅下发文件,对我省的所有省级风景名胜区进行自查。冕宁彝海省级风景名胜区名列其中。省建设厅要求冕宁在2010年4月至2010年9月底之前完成对彝海省级风景名胜区的整改工作。随着整改时限的临近,17日,记者深入彝海景区采访整改情况。
    景区现状:喜忧参半
    17日,海拔2260米的彝海。
    “注意烟火”“爱护花木,人人有责”“请勿乱扔果皮纸屑”……停车场下面,迎面而来的一棵树干上密密麻麻钉满了诸多铁皮制作的永久性标语。
    漫步在曲径通幽的环海步道上,秋风送爽,绿草茵茵,蝴蝶蹁跹。海边的榉木林里鸟儿和秋蝉正在引吭高歌。
    环海的松树林里,一阵阵白色的浓雾随着气流升腾漂移。“那是林业工人在为松树施药,预防景区森林病虫害。”一旁的冕宁县彝海灵山景区管理局副局长吴锡柱向记者介绍。
    行至彝海南端出水口,三四处烧烤摊像漆黑的补丁,烧坏了一片绿茵茵偌大的草坪。环顾草坪,附近有马匹正悠闲吃草,而2006年创办冬旅期间投入40万修建的三星级厕所铁将军把门。据景区工作人员介绍,厕所设施人为破坏严重,现在根本无法使用,但目前正按要求及时整改。
    逆行至海子西端得绿化地,锈迹斑驳的铁丝栅栏也有部分被人为破坏,牛群从损坏的栅栏鱼贯而入,散布于30亩的绿化地里,悠闲地吃草。直到景区工作人员大声呵斥,放牛的小姑娘才赶紧把20多头黄牛朝外赶。
    “恼火得很,从2005年修好到现在,彝海结盟纪念馆背后的铁丝栅栏被盗了2次了,每次安装好不久又被剪。”对吴锡柱的严格要求,彝海景区工作人员沙马依姑的回答显得有些无奈:“虽然对野外烧烤者,我们每次收取200元押金,但总有一些人想方设法拒绝交纳押金。仅彝海景区范围就很宽,我们工作人员才4个,对放牧的事,我们是心有力而力不足啊……”
    由于条件艰苦,2006年前,彝海景区就只有沙马依姑和家人长年在此工作。冬旅会后,才新聘用了3名工作人员。
    据悉,彝海周边居住的村民大约75户,有牛马羊等牲畜约2500头。由于居住的村民都是彝族,祖辈逐草而牧的习惯很难纠正。因此,管理起来就显得非常困难。
    不过整个景区的环境倒还显得干净,垃圾都捡拾在仿真垃圾桶和垃圾池里。
    拆除违规建筑:政府大刀阔斧
    “彝海风景区规划辖属面积230平方公里,其中浏览面积112平方公里,包括彝海、灵山、大桥水库(宁源湖)三片,全区海拔1920米——4500米,主要景区海拔2400米左右。”在景区管理局,办公室主任陈国莉把管辖范围娓娓道来。
    “以革命历史遗迹为主体,整合宗教文化、民族风情人文景观和湖光山色、原始植被等自然景观。”对彝海景区的特征,陈国莉如数家珍:“管理局成立于2006年11月,属于正科级行政机构,各项职能职责健全……”
    在彝海周围,记者发现几幢80年代兴建的一些危房已经全部拆除,拆除现场没留下什么建筑垃圾。
    而在陈国莉的介绍中,记者获悉,景区管理局成立4年来,始终严格按照《风景名胜区条例》要求和景区总体规划,对核心景区内的违规建筑进行了统计,并与当事人协调,给予一定的补偿。2007年4月,县政府组织的工作组拆除了景区核心景区灵山寺梯步外的违章建筑30余间,关闭了灵山圣水厂在寺外的购物区20间门面,关闭灵山景区老停车场餐饮区饭馆15间,拆除了灵山景区洗脚河处违章建筑2间,拆除彝海景区公路沿途违规建筑5间,将灵山景区的游人购物中心和服务区规范到了灵山寺鹦哥山嘴。2010年5月拆除灵山景区公路沿途违规圈地围墙8处,保护了景区生态环境,维护了景区的统一管理。
    规划:景区蓝图正逐步变为现实
    4年来,冕宁县彝海灵山景区管理局在景区内游人接待中心、景点处设立了景区导览标志、路标、安全警示标牌等200块,并在日常工作中对景区内受损的标牌进行维护、修理、更换,以保证景区内相关服务设施的完好。
    而彝海省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是1999年制定并获批实施的,2006年制定了灵山景区详规,报州建设部门批准,并严格规划内容在景区内开展相关的建设。2006年12月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有灵山景区游人接待中心、大型生态停车场、游人购物区、星级厕所管理用房、斋房、厨房、生态步行道等相关服务设施,新建了天池溪沟水系等景观工程。2006年12月,灵山景区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彝海景区新建彝海结盟纪念馆、彝海环海步道、彝海景区垃圾房、厕所等相关设施近几年相继完善。目前,按照灵山景区详规,灵山温泉正在开钻探,灵山第二大型停车场已设计完成,正待兴建,灵山后山景区开发项目也成功签约。
    整治景区秩序:有条不紊
    2006年来,根据《风景名胜区条例》,冕宁彝海灵山景区管理局下大力气规范景区秩序。2007年4月,县政府组织相关部门对景区内骗客、欺客的现象进行了集中打击整治,维护了灵山景区良好的旅游秩序。
    规范车辆。所有到景区车辆停放于鹦哥山嘴的停车场,景区内添置了观光车辆,为游客乘车安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对马帮管理进行了规范,要求马帮协会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在景区内为游客提供服务。
    景区自然环境:风采依然
    景区管理局成立以来,积极与县林业局联系,成立了冕宁县彝海灵山林业管护站,投入资金加强林业公安在景区内的执法力度,严厉打击景区内盗砍、盗伐现象。同时加强对景区的巡逻,打击人为对景区环境的破坏。
    在景区内保持原有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进一步在办公区域加大绿化程度,以保持办公区与周围环境一致。
    在景区内科学添置垃圾车、垃圾箱等设施,并及时对景区内垃圾进行清理,以确保景区内环境卫生,并在游客中加强环境保护宣传,使游客在游览过程中自觉遵守景区相关规定,以保护景区环境良好。严格按照条例要求,严禁在景区内开展破坏景区自然环境的活动。
    小马拉大车:景区发展需破解两大瓶颈
    “按照县委、政府要求,对景区各种票款收入,及时上缴财政。”景区管理局局长王波这样介绍景区财务收支:“我们的支出,年初要向政府报计划,所有开支,需县财政局一一拨付。”。
    2009年12月,彝海成功申报为全国民族团结教育示范基地后,彝海景区按照相关要求,免收门票,成为一个免费教育基地景区。
    行政级别与景区级别和发展的不对称,越来越成为景区发展的另一大瓶颈。灵山景区是国家4A景区,作为管理机构的彝海灵山景区管理局为正科级行政单位,只有一正一副两名领导职数。在管理的过程中,由于行政编制少,单位内设机构不足,特别是无景区相关执法机构,造成景区管理工作困难。同时,由于县委县政府安排的各项考核任务,管理局受相关部门的制约大,也造成了与一些部门间的协调难、难协调的问题,在现有的管理机制下,出现了“小马拉大车”无法配套的困境,严重制约了景区的发展。
    尽管景区的完善和发展面临诸多难题,截止记者发稿时,冕宁县政府已经启动已定界的彝海省级风景名胜区勘定界桩,完善彝海省级风景名胜区的标志建设工作,并对野外烧烤造成伤害的草坪进行补种。此前,冕宁还积极与投资商洽谈,做好灵山后山景区开发和前山景区温泉开发相关事宜。


作者:赵天伟  来源:中国凉山彝州新闻网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邀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投诉/建议联系

ceo@yizu.co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关注公众号
  •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彝族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z!X3.5 黔ICP备2021008899号-1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