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会东新农建设稳步推进已取得阶段性成效

1418 0
发表于 2010-10-8 23:05:1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按照省、州新农村建设会议及有关文件精神,为推进全县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会东县委、县政府决定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抓手,把握新要求,明确新目标,凝聚新智慧,举全县之力开启该县农村加快发展,跨越发展的新步伐,2010年会东县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坚持城乡统筹、整村连片连线推进、先易后难、以点带面、突出重点、捆绑投入、分类指导的基本思路;按照“因地制宜、农民自愿、整村推进、全面规划、突出重点、分类实施、逐步完善”的建设步骤,采取政府主导,部门帮扶,村企共建,农民自建的原则,做到启动一村,带动一片,示范一方,通过抓好示范点的建设,促进了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新农村建设规划情况

  1、规划范围。按照整村推进、集中连片的原则,以实施全州新农村“百村”示范建设为引领,规划围绕县境内沿S310线的10个乡镇,30个行政村,116个自然村落,农户6351户,人口26564人进行规划。重点针对沿线各村产业结构、村落民居、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组织建设进行科学规划,按照川滇特色的民居风貌着力打造。在沿线的30个行政村中选择了10个村作为州级新农村“百村”示范点,即:姜州乡民权村、湾德村,小坝乡山北村、小坝村、大屯村、马许村,新云乡滴水岩村、官村村、新发村,会东镇鱼山村。

  2、规划建设层次。分为总体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产业发展规划、风貌民居打造规划四个部分。一是民居风貌打造,按照外传统、内现代和环境美化要求。以形成“正房厢房四合院,翘头屋脊坡屋面,青砖青瓦桔红檐,地脚墙沿砖相连”的川滇民居特色风格进行规划建设;二是基础设施规划涵盖道路交通建设、水利设施建设、农村能源建设、耕地建设、农机化建设、信息化建设、环境综合治理、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基层组织设施建设、农村电力建设十个部分;三是产业规划,对建设的村本着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积极发展“三带”经济,做大种植业、养殖业,经济林果、早市蔬菜、反季节蔬菜、中药材、畜牧业、劳务增收产业及发展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四是探索统规、统建新模式,计划在会东镇垭口村、顺河村、鱼山村建设农民新村、农民新居的规划设计工作;五是对全县318个村的规划要求是“平坝地区整体推进,二半山地区逐步推进,高寒、民族地区帮扶推进”。此规划上报州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于2010年5月28日经州评审组评审通过,现已按照州评审组的要求完成了修改和上报工作。

  3、2010年建设步骤。第一期规划建设姜州、小坝2个乡8个村,24个自然村落,计划建设农户2000户,要求3月底全面完成民居风貌打造,第二期是进一步推进沿省道310线的民居风貌改造建设规划,涉及8个乡镇,24个村,4698户,要求5月底全面完成。民居风貌建设投资:初步预算需5629.8万元。其中县政府投资部分预算,规划的建设户6351户,每户补助4000元,需2540.4万元,农民自筹部分预计3175.5万元,合计需5715.9万元。其它各项配套设施建设按规划筹措资金逐步建设完善。

  二、新农村建设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会东县委、县政府成立了新农村建设工作实施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任第一组长,县政府县长任组长,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领导任副组长,各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各级各部门具体抓建设落实,同时,细化责任,强化管理,严格考核,逗硬奖惩,确保了新农村示范村建设有序、有力、有效推进。

  2、加大投入力度。一是创新“帮联带”联系机制。深入开展“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活动,县级机关1356名干部职工自愿帮扶,每人投入1000元以上对帮扶对象进行扶持,引导农民提高生产生活质量;二是创新资金整合机制。完善捆绑投入,确立以项目为抓手,建立“向上争取、政府配套和农户自筹”相结合的多元化投入机制,按照“统筹规划、渠道不乱、性质不变、用途不改、各司其职”的原则,将涉农及相关部门的资金整合,通过山、水、田、林、路、电等各项配套设施的改造,变传统农业为措施农业,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3、突出村企共建。按照“工业反哺农业”的要求,县烟草营销部、攀西监狱、鑫联公司、利森水泥、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农业银行等企业部门积极参与“村企共建”活动,在新农村建设方面支援了投入,形成“以工补农、以工帮农、以工建农、以工带农、以工促农、”的良好局面。

  4、强化督促检查。坚持工程项目“公开、公正、透明”。引入工程设计、施工监理等制度,确保施工质量;加大财务审计力度,强化资金与实物的监管,确保建设资金专款专用。成立了专门的工程建设督查机构,定期督导检查,保证质量和进度。

  5、做好宣传推广。通过会议、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途径全面动员、广泛发动,让群众真正认识到新农村建设是一项“惠民工程”、“民心工程”,让群众看到新农村建设的具体成效,以点带面,激发农民的积极性,点燃村民的参与热情。

  三、新农村建设的进展情况及下步工作

  1、自年初以来, 各级各部门、各联系点领导和涉及建设的区协办、乡、镇、村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和要求,高度重视,层层落实,划片包干,责任到人,实行工期倒推和日报制,加强督导检查,强抓落实,攻坚克难,着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确保了建设进度和质量。截止5月30日,民居风貌建设经区、乡自查验收,沿省道310线实际完成6413户。其中:小坝乡906户、姜州乡805户、新云乡1222户、会东镇192户、小岔河乡791户、火山乡430户、堵格乡709户,马龙乡886户、新街乡432户、新龙乡40户。完成新建沼气池1901口,入户路硬化15198米。

  2、按照对示范村建设提出的具体建设要求进行检查、督促、验收。深入开展村庄环境综合整治,要实现家家建有户用型沼气,基本做到人畜分离,垃圾集中处理,户户实现改厕、改厨、改圈,户户通水、通电、通光纤,安装有电话、冰箱、太阳能等节能化建设。

  3、规划配套的基础设施、产业、社会事业等综合建设由各部门具体负责,正在分步实施、逐步完善。对示范村村级办公室、卫生所、计生室、图书室、农民运动场、农民培训中心“六覆盖”工作正在规划建设中。

  4、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建立健全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机制。积极开展创建“文明村”、“文明户”活动,形成家庭和睦、民风淳朴、互助合作、稳定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和健康文明的新生活运动,引导群众讲文明、尚科学、改陋习、树新风,促进农民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的转变。


来源:凉山州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邀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投诉/建议联系

ceo@yizu.co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关注公众号
  •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彝族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z!X3.5 黔ICP备2021008899号-1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