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现实 救彝族文化于濒危
每个民族的民间文化所涵盖的范围都十分驳杂,包括歌谣、舞蹈、民俗和神话故事等很多个方面。
然而,这样具有民族特色的节日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逐渐淡化。如今,跳彝族舞的人越来越少,节日的氛围越来越淡。眼看着彝族文化就这样被时代一点点无情地淘洗掉,王光荣心里越发着急。 为了全面反映彝族文化历史概貌,拯救民族文化遗产,王光荣还不远万里到过云南楚雄、文山、四川大凉山、贵州毕节、广西隆林、那坡的村村寨寨,走访老彝巫和民间老艺人,搜集濒于遗失的彝族民间文化。
由于这些地区多处于大山深处,交通极为不便,个中艰辛更是可想而知。通过无数次的走访和收集,王光荣从老彝巫和民间老艺人那里搜集到濒于衰微的彝族民间文化,特别是掌握了第一手的歌谣资料,并且从上百万的材料中,发现、整理出有生命价值素材,并以彝族的起源、发展、影响、对政治经济的作用以及艺术表现技巧等方面为研究对象,呕心沥血,写出了一部部影响深远的专著。
1991年,王光荣研究民间文化的处女作《彝族歌谣探微》出版,这也是彝族民族文化界第一本比较综合、具体、翔实的彝族歌谣大集成获得了广西第二届民间艺术优秀成果二等奖。
1999年,王光荣的古籍译著《那坡彝族开路经》出版;2005年,王光荣新著《歌谣的魅力》,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列入“中国高校百部优秀社科专著文库”正式出版。 通过这些专著,王光荣不仅及时拯救了彝族文化遗产,而且使我们全面、深入地了解到我国少数民族的光辉灿烂的文化,同时还促进了中华民族先进文化的健康向前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