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让“爱心索玛花”永远绽放

1733 1
发表于 2010-11-13 17:23:5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图为“爱心班”学生坐在教室里认认真真地学习。
   pic20101108002.jpg
   

  秋风习习,寒流簌簌。近日,记者来到昭觉县民族中学校门口时,远远听到教室里传来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感觉格外的亲切。随着这越听越悦耳的读书声找寻,来到教室时才得知,原来是52名孤儿组成的“爱心班”学生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刻苦地学习着。

  “我家有三姊妹,都在上学,父亲早就去世了,现在家里只有体弱多病的母亲和白发苍苍的奶奶了。我特别感谢我的老师们,感谢各位领导给了我这个追求梦想的平台。我要好好学习,用优异的成绩来回报他们”,勒伍日洛同学言语真切而又朴实。

  “我家是在偏僻的竹核区拉一木乡,我已记不得父亲是何时去世的,现在连他的长相都记不到了,我们四姊妹的生活费全靠体弱多病的母亲双手劳作而来。”身穿擦尔瓦认真学习的尔古阿呷同学说:“每当我想起满脸皱纹的母亲时,我只想好好学习,不辜负母亲与亲朋好友对我的期望。”说到不幸的家庭情况时,他的眼眶湿润了。

  来自彝区山寨里的这些家庭贫困的学生,虽然在生活上处境艰难,但他们都有一种奋发图强的精神,对明天的生活充满了希望和憧憬,在求学的道路上兢兢业业,刻苦认真。

  爱心班班主任胡宗惠老师告诉记者:“‘爱心班’的学生学习上很努力,也很听话,可以说是目前学校里最好的班级了。如果这52名学生有条件继续把书念到高中毕业的话,我相信大部分同学是能考上理想大学的。”

  爱心班开学以来,每位给他们上过课的老师都感到特别的欣慰,纷纷表示爱心生的学习进步状况让他们感触颇深,很想帮助为他们改变命运而奋斗,让天真可爱的笑容重新在孩子们的脸上绽放。

  当日下午,记者在食堂里目睹了爱心生们吃饭的情景,有一位爱心班学生打了一碗米饭泡点酸菜汤就吃得津津有味。当记者问他怎么不打点肉吃呢,这么干的饭能否咽得下去时,他说:“吃得下去,这样的饭对我来说已算是‘高级’的了。再说,多吃一顿荤菜的费用不如节约起来买一支好用的钢笔,吃了这份荤菜我不会长一点肉的,但我节约了买一支笔,也许就改变了我的命运。”

  记者在“爱心生”的申请报名资料上看到,这52名爱心生中,有的是父亲逝世后母亲改嫁的,有的是父母亲都因吸毒而死的,有的是父母自然死亡后被亲戚朋友领养的,有的是单亲家庭且经济特别困难的,有的是父母双亡后没有真正的亲属自己相互照顾的。

  据悉,“爱心班”是由昭觉县教育局、民政局、工会、妇联、昭觉民族中学以及浙江支教团共同发起的,全靠这几个单位募集资金开设而成。招收“爱心”学生时,老师、村委会主任、村长、民政员一起深入调查后,民政员签字、各区乡中心校办证明才收的一批特殊学生。

  爱心班学生全部实施寄宿制,并为爱心班配备优秀的专业教师统一管理。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避免不了资金不足造成的困境,比如由于学生宿舍不足,只能把男生宿舍设在教室里。为了改善爱心学生的生活学习条件,昭觉民中的老师们和相关单位的工作人员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也呼吁社会人士献出自己的一片爱心来帮助他们。是你们无私的爱使山区的辍学爱心生有了重新求学的机会,希望继续用你的捐助使这些爱心生依靠知识而改变自己的命运。

  “索玛花”相当于凉山彝族人传统的族花,象征着美丽与善良,坚韧与质朴。社会各界好心人的一片大爱使昭觉民族中学“爱心生”迎来了春风,让这些“爱心索玛花”永远绽放,成为永不凋零的美丽花朵。


作者:马海吃吉  来源:中国凉山彝州新闻网

评论1

火娃楼主Lv.8 发表于 2010-11-24 14:53:09 | 查看全部
让这些“爱心索玛花”永远绽放,成为永不凋零的美丽花朵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邀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投诉/建议联系

ceo@yizu.co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关注公众号
  •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彝族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z!X3.5 黔ICP备2021008899号-1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