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春县紧紧抓住"乡村流通工程"、"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积极开展农村流通服务、农资连锁配送经营、农村信息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农产品经纪人培训、搭建农村商品交易平台,形成"买有市场、卖有销路"的农村现代流通服务体系,切实解决"难买、难卖、买好、卖好"问题,活跃农村市场,扩大农村消费,有力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搞活"乡村流通工程" 群众买好商品有市场
按照"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标准,该县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在全县8乡1镇建成15个农家店。充分利用省政府确定红河州为"乡村流通工程"建设试点州的有利时机,通过采取制定建设标准,规范操作流程、加强指导督促等有效措施,加快农村便民超市建设步伐。
今年新建农村便民超市23个,目前,全县已累计建成农村便民超市43个。基本形成了以县城店为龙头、乡镇店和区域性日用消费品物流配送中心为骨干、农村便民超市和农家店为基础、辐射全县的农村现代流通网络体系,解决群众"买难"和"买好"问题。同时,该县以农资日杂有限责任公司为龙头、农资连锁加盟店和农资经营个体商户为服务终端,全面开展化肥连锁经营,全力打造"红河农资连锁"品牌。目前,全县已累计建成农资连锁加盟店23个。该县供销社通过农资连锁加盟店服务平台,积极做好农资供应工作,连锁配送销售的化肥占全县市场份额的90%以上,保持供销社农资供应的主导地位。农资连锁经营网络规模雏形,品牌效应凸显。为农民群众用上放心肥、廉价肥提供了重要保障,确保该县农用化肥供应、有效平抑边远山区化肥市场价格,降低农民生产成本和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
健全农产品信息网络 群众卖农产品有销路
为不断强化服务功能和提升服务水平,更好地发挥现代信息网络在推介绿春农产品资源、发布产业信息、推销农产品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绿春县供销社结合实施"数字乡村"工程,大力推进"乡村流通工程"信息网络建设。
以绿春县农产品信息中心网站为龙头、6个农产品基层信息工作站为依托,切实加强信息服务工作,认真搜集、整理各种涉农信息,并及时向社会发布,充分发挥信息网站的作用。今年,网站共发布各类涉农信息450余条,累计直接、间接促成的农产品交易总额1000多万元。绿春农产品信息网为该县农产品交易搭建信息服务平台,推动农产品上网交易,解决农产品"卖难"和"卖好"问题,确保农民群众增收致富和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强化农村技能培训 群众科技应用能力有提升
绿春县把做好农村各类人员培训,强化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队伍和现代农村流通人才建设,作为服务"三农"和助农增收的重要举措,通过对农产品经销大户、农村种养大户、"两社一会"负责人、农村基层干部、农民积极分子等进行农产品种养技术、营销知识、病虫害防治、经纪人基本技能、涉农法律法规等业务知识和实用技能、技术的培训,切实提升农民群众科技应用能力,提高农业生产科技含量,加大科技成果转化。
目前,全县已累计培训各类人员1435人次,其中获证农产品经纪人287人,经考试全部合格后,取得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认证的《职业资格证书》。
来源:红河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