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孟获城

5764 4
发表于 2010-10-21 16:07:4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四川省凉山州冕宁县拖乌乡鲁坝村与雅安市石棉县李子坪乡交界处的对面有一座古城----孟获城,该古城现存比较完整的城墙、屋基等遗址。该古城是位于李子坪乡孟获村的自然村内。

评论4

马嘿啦锑楼主Lv.6 发表于 2010-10-21 16:41:13 | 查看全部
四川省凉山州冕宁县拖乌乡鲁坝村与雅安市石棉县李子坪乡交界处的对面有一座古城----孟获城,该古城现存比较完整的城墙、屋基等遗址。该古城是位于李子坪乡孟获村的自然村内。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前,马湖海龙寺东侧有一蛮王殿(即孟获殿)。殿内塑有三尊蛮王菩萨:孟获、孟优和摩铁。形象为青眼黑面,黄发紫须,鬅头跣足,披察尔瓦,背雨斗笠,盘膝而坐,耳带金环,耳垂大而长,俗称“大耳朵蛮王菩萨”。老百姓说,小孩肚子不乖,只要摸摸蛮王菩萨的耳朵,就能消除病痛。故蛮王殿香火甚旺。此殿始建于明万历十七年,在动乱年代被毁。一九九六年,雷波县政府在雷波县海孟协会的协助下恢复该殿,重塑孟获等英武金身。此乃云贵川绝无仅有祭祀彝人领袖的殿堂,也是马湖地区是诸葛南征故道之一的又一大佐证。诗云:威镇南中率诸番,义归蜀国谱诗篇。英名千古人称颂,四时祭奠多香烟。蜂午并起独领先,胸怀坦荡意志坚。民族团结唯首创,千古敬仰至今天。
     马湖海龙寺东侧有一蛮王殿(即孟获殿)与李子平孟和村的孟获城会有什么关联?
马嘿啦锑楼主Lv.6 发表于 2010-10-28 13:46:15 | 查看全部
彝族将士血战台儿庄 肉搏徐州大战
    彝族人参加过抗日战争吗?中国人民8年抗战,有没有彝族将士前仆后继、浴血疆场、共赴国难的英勇壮举?彝家儿女的鲜红血液或沸腾热汗是否曾经流淌在抗日前线的战场上?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中国打响了抗日战争第一枪,中日全面战争开始,拉开了影响全世界的战争帷幕。日本军国的侵华战争,中国面临着亡国的危险,华北危急,千年国都北平(北京)告急,中华民族危急。日本侵华战争,严重危害着整个中华民族的生存利益,四万万各族同胞为了民族的尊严,为了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用血肉组成了新的万里钢铁长城。其中,有彝族将士、有彝家的千百英雄儿女在徐州大战、在台儿庄等诸多战役中用身躯肉搏和浴血疆场,为了保家卫国和英勇抗击外来侵略者,他们舍生忘死抛头颅洒热血,用鲜血和生命誓死捍卫了祖国的神圣领土……
  彝族将士的抗日英名永远地记载在了中华民族抗击外来侵略者的光辉史册上,在硝烟弥漫的抗日战场上,彝族将士那种视死如归、壮烈殉国的民族英雄气概和大无畏的精神壮志在中华大地上久久回荡,他们用生命和鲜血谱写出了一首首无比震撼而悲壮惨烈的不朽诗篇至今依然感动着人们——编者

  □文/丁阿哥 图/本报资料库
  
  (一)蒋介石在南京召开“最高国防会议”
  1936年“西安事变”后,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剿共一致抗日的主张,导致了第二次国共合作而和平解决。1937年7月8日,中共中央发出《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号召全国各民族团结抗日。蒋介石迫于形势与压力,7月17日在江西庐山宣布对日作战,并召集民国各省中央和地方军政长官到南京共商抗日对策。1937年8月,蒋介石在南京召开“最高国防会议”,当时被称为“战神”的广西白崇禧、被称“西南王”的四川刘文辉、陕西省的军政要人于右任,被称为“云南王”的滇军总司令龙云等,都受召集准备奉命到南京赴会。
  (二)滇军总司令龙云乘专机直飞西安
  龙云奉命准备到南京赴会时,他始终对蒋介石心怀戒虑,怕蒋介石变卦软禁人。“西安事变”虽然在中共的调和下得以和平解决了。但是龙云还心有余悸,怕蒋介石这次以“在南京共商抗日对策”之名,翻脸不认人来个“鸿门宴”开始抓人不放。龙云心中有数,他知道蒋介石是一个“高山的气候——说变就变之人”。所以,龙云没有从昆明直飞南京,而是乘专机直飞西安,想打探清楚情况后方决定是否去南京赴会。
  (三)在西安龙云接到秘密口信
  龙云从西安军政要人口中打探到情况后,决定第二天飞南京赴会。晚上,民国陕西省主席于右任独自悄悄走到龙云房间,并告诉龙云说,明天你飞南京,有重要人物要搭乘你的专机。龙云马上问,是谁?于右任主席只浅浅地又带几分神秘地回答说,明天你走时就知道了!此时,龙云像个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龙云心想,是谁呢?为了安全和保密,当时于右任没有告诉龙云要搭乘他专机的究竟是什么人。
  (四)龙云见到云南讲武堂的同窗校友
  第二天,龙云正打点简单行李准备往西安某军用机场飞抵南京的时候,在机场,于右任老早在那里等候了。不久,他秘密带来了3个人。这3个人正是毛泽东亲自点将到南京参加“共商抗日对策”的中共军政要人——周恩来、朱德和叶剑英。特别使龙云兴奋不已的是,他意外见到了朱德和叶剑英。朱德和叶剑英是龙云在云南讲武堂的同窗校友。
  (五)龙云与周恩来朱德叶剑英同乘专机飞南京
  虽说龙云和朱德、叶剑英是同窗校友,但是作为民国滇军总司令与作为中共军政要人的身份相遇相见,而且在他的专机上亲密接触还是第一次,也是初次与周恩来、朱德和叶剑英面对面共商国是。新中国成立后,龙云后来回忆说,“和他们谈得很拢!”在南京期间,龙云与周恩来、朱德和叶剑英进行了广泛接触。并在多次促膝谈心中,认识到中共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一致抗日的决心,很受鼓舞。在这次“最高国防会议”上龙云表示,先派出一个军出滇抗日,并对记者说:“要尽云南地方所有人力财力贡献国家,以救危亡。”  (六)蒋介石特意给龙云两个抗日军的番号
  龙云到南京开会,商讨抗日御侮大计。在南京召开的“最高国防会议”上,龙云下榻于南京北极阁的宋子文家中,会后,蒋介石到北极阁看望龙云,希望云南出两个军的兵力抗日,龙云对蒋介石说,先出一个军,另外一个军就看战争的情况后再定。
  蒋介石非常高兴,滇军素以骁勇善战著称,尤为蒋介石倾心,当即给予民国中央军序列60军、58军两个军的特种番号。第二天,蒋介石到机场为龙云送行。
  (七)龙云回云南开始组建陆军第60军
  龙云从南京回到昆明之后,立即召集地方军政负责人开会,着手将云南现有的6个旅及相关部队,组建为陆军第60军,以卢汉(彝族)为军长,安恩溥(彝族)、高荫槐、张冲(彝族)分别为182师、183师、184师师长,出滇抗日。60军共有4万将士,其中彝族将士2.4万人,占总士兵的60%。
  1937年10月5日,滇军陆军第60军在昆明巫家坝举行隆重的誓师出征大会,昆明数万各族人民献旗欢送,场面十分热烈壮观。在誓师大会上,参会各族群众热烈高呼:“誓灭倭寇,保卫祖国!捍卫中华!”
  (八)卢汉军长宣誓浴血抗日
  卢汉军长在昆明巫家坝誓师大会上宣誓:“以牺牲的决心,作破釜沉舟的抗战!”1937年10月12日,60军以安恩溥的182师为先头部队,开始向贵州进发。他们走过崇山峻岭,历经40余日的艰苦跋涉,步行到湖南长沙。
  蒋介石深知滇军武器精良,军容整齐,战斗力强,即命令开往前线,保卫首都南京。但当60军先头部队接近金华、衢州时,杭州、南京先后沦陷,落入日军手中。蒋介石又命令60军返回武汉待命。
  (九)德国军事顾问称滇军,“中国最精锐、最有力的部队”
  1938年元旦,60军抵达武昌。当时国内外的舆论中,认为蒋介石已无一支像样的部队可以开赴前线对日作战。滇军向北达到江汉关渡过码头后,蒋介石胸有成竹地把滇军列为特种编制,并特别嘱咐卢汉军长,滇军要顺江口闹市区绕行一周,以向外国人显示、张扬:中国抗日军队,还有一支装备精良的由南方夷(彝)族将领统帅的精锐部队还尚未开进前线。因此,蒋介石特命60军在武汉去孝感、花园、武胜关一带整训之前,将军容威武整齐,训练有素的60军各师,从江汉码头过渡后,顺汉口繁荣闹市绕行一周,借此安定人心。
  杜聿明后来在《蒋介石解决龙云的经过》中说:“当时我曾在湘潭附近遇到龙云的部队,觉得‘中央军’同这支‘云南军’比起来,军容上似有逊色。”
  在《缪云台回忆录》中则说:龙云主政云南以后,“经过10年努力,到抗战时期,滇军素质已成为全国之冠。”蒋介石的德国军事顾问在参观了滇军在汉口的游行后对蒋介石说:“卢汉率领的滇军是中国最精锐、最有力的部队!”
  (十)60军彝族将士肉搏徐州大战
  日军占领南京后,于1938年3月下旬对徐州地区大举进攻。台儿庄是进攻的重点。4月,侵华日军为迅速歼灭徐州李宗仁部,抽调精锐部队,再攻徐州。这时李宗仁部在经历了第一阶段的苦战后已疲惫不堪,难以继续坚持战斗。
  在此危急关头,卢汉率领的60军奉命向鲁南集中。4月21日,60军抵达徐州,当60军通过运河,向指定地点集中时,日军精锐板垣、矶谷两师团乘虚而入,60军紧急应战。        
从4月22日至5月20日日军占领徐州,60军在陈瓦房、刑家楼、五圣堂、蒲汪、禹王山等地与日伪军血战、肉搏28天,成功阻止日军迅速南下占领台儿庄,并掩护数10万友军撤退,最后突围转移。
  在这28天的血战、肉搏中,60军的彝族将士打出威风,名声大振,被称之为“国之劲旅”,后来连日军和日方报纸也承认:“自九一八与华军开战以来,遇到滇军猛烈冲锋,实为罕见。”
马嘿啦锑楼主Lv.6 发表于 2010-10-28 13:52:50 | 查看全部
(十一)蒋介石说夷人打起仗来简直是在玩命
  经过这次战役,60军付出了沉重代价。滇军伤亡过半,4万大军,投入战斗兵力3.5万余人,伤亡18844人,失踪4545人,其中牺牲军官177人、准尉士兵受伤380人,在军官中阵亡、伤亡旅长、团长以上共达10人,其他营、连、排长阵亡过半。
  据说,当年蒋介石得知滇军夷(彝)人将士浴血征战、英勇抗日,战功卓著,赢得了徐州大会战、台儿庄战役等著名战役的大胜利后也无不感动地说:“夷(彝)人打起仗来真是在玩命!”
  为了纪念台儿庄60军的胜利,1938年10月10日,云南省政府在昆明隆重聚会,悼念壮烈牺牲的60军抗日将士,龙云含泪致祭,表示“誓以热血共复国仇!”
  (十二)龙云开始组建第二支抗日军58军 
  当第60军在台儿庄与日军血战而伤亡极大之际,龙云开始组建第二支抗日滇军58军,于1938年8月1日从昆明出发,开赴抗日前线。当月第60军扩编为第30军团,卢汉任军团长,辖60军、58军和新三军,安恩溥(彝族)、孙渡、张冲(彝族)分别为军长。至此,滇军已有3个军战斗在抗日第一线。
  (十三)彝族将士血战台儿庄战役
  在台儿庄战役中,为了守住禹王山,张冲师长把184师全拉上阵地,他还身先士卒,自己的指挥部也设在禹王山上,发誓誓与禹王山共存亡。在禹王山血战中,板垣征四郎的日本皇家精锐师团向禹王山发起轮番疯狂的进攻,成吨的炸弹将山顶战壕夷为平地,前沿战士只得用炸弹坑为掩蔽,用战友的尸体围成掩体,抵御着敌人潮水般的进攻。战士们做了拼死抵抗,但仍挡不住冒死冲上来的敌人,便与鬼子展开血刃战。
  张冲手下有位虎将,与鬼子拼起了刺刀。他在接连挑死10多个日敌后,自己的前胸也挨了一枪,但他还硬撑着走到张冲的面前说:“请师长检验,子弹是不是从前面进去的?”
  原来,张冲治军极严,常对将士们说:“我们夷(彝)人的老祖宗三十七蛮部治军有个规矩:前面有刀箭者,奖;背后伤刀箭者,刀砍其背。战场上宁可向前一步死,不可以退后半步生!我们184师决不能贪生怕死,做脊背挨子弹的逃兵,谁给老祖宗丢脸,军法不饶!”当张冲师长要派人送他下山时,这位铁血虎将硬是不从,他说:“我的伤离命还远,能自己走下去,送我一人,禹王山就少了一人。”
  禹王山血战,日本报纸惊呼:“自‘九·一八’与华军开战以来,遇到滇军这样猛烈冲锋,置生命于不顾,实为罕见。”蒋介石也不得不佩服滇军,致电60军军长卢汉:“贵部英勇奋斗,嘉慰良深……盼鼓舞所部,继续努力,压倒侯寇,以示国威。”台儿庄战役是中国军队取得的一次重大抗日胜利,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鼓舞了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的斗志与信心。
  (十四)朱德对龙云说,“贡献于国家民族者尤多”
  1939年8月21日朱德给龙云的信说:“近年来,云南在吾兄领导下已有不少进步。抗战军兴,滇省输送20万军队于前线,输助物资,贡献于国家民族者尤多。”并说:“在争取最后的搏斗中,云南将肩负更大的责任,成为抗战的一个重要根据地。”
  同年12月,第30军团扩编为第一集团军,龙云为总司令,卢汉为副总司令。滇军先后在湖北武汉、江西南昌、湖南长沙等地与日军浴血奋战。
  1940年9月,日军入侵越南,进占河内,危及滇南、滇西等地。182师、184师奉命调回云南,龙云以此为基础成立滇南作战军,以卢汉为总司令。1941年,龙云设立“滇越边区总司令部”,卢汉任总司令;1945年初,滇越边区总司令部改编为第一方面军,卢汉任总司令。
  (十五)曲焕章赠送3万瓶“云南白药”抗日
  滇军在抗日前线伤亡大,为了救死扶伤我抗日英雄儿女,面对缺医少药的抗日第一线,卢汉将军发密电给龙云,希望曲焕章为抗日贡献“云南白药”。
  曲焕章(1882-1938),彝族,云南省江川县赵官彝村人,著名的“云南白药”创始人,他采制的草药多用来防治跌打损伤、伤骨淤血,内外兼治、疗效显著、收效神速,被誉为“百宝丹”。
  1937年9月,云南各族儿女在抗日前线浴血奋战中,曲焕章慷慨地拿出3万瓶“百宝丹”——云南白药赠送至抗日前线给60军全体官兵。
  (十六)抗日前线用彝语作密电密码
  1938年4月22日至5月20日日军占领徐州,云南滇军60军在军长卢汉的率领下,在陈瓦房、禹王山等地与日伪军血战、肉搏28天,成功阻止日军迅速南下占领台儿庄,并掩护数10万友军撤退,最后突围转移。
  在这28天的血战、肉搏中,60军60﹪的彝族将士打出威风,名声大振,被称之为“国之劲旅”。当时彝族士兵在战场上都用彝话交流,军事电报也用彝语传递,国外间谍和日本间谍都破译不出彝语,害得有的国外间谍误认为中国请了外国援兵。就连素以武士道精神著称的日军也为之胆寒,他们在日记中写道:“在满洲见识了猴子军!”、“今日遭到了南方蛮子军的顽强抵抗!“那是从日本人口中说出来的,当时60军没有重武器装备,在与日军战斗中,子弹炮弹几乎用尽,只有与日军展开肉搏战,日军见状不知所措,士气大大受挫。后来中央电视台曾经采访过一些日本老兵的时候说:“后来才知道他们是云南来的蛮子兵!”

  (十七)滇军彝族抗日将士“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在8年抗日战争中,云南始终坚持建设后方,支援前方,不惜人力物力,为保卫国家付出了极大的代价。以龙云为总帅、以卢汉为抗日前线主要统帅的滇军,先后出师3个军,人数达22万余人,与日军浴血奋战中伤亡约10万余人。
  谢本书在《民国劲旅,滇军风云》一书中说:“滇军在8年抗战中,英勇抗战,为中华民族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自己的重要贡献。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这种高尚的民族情操,是滇军出征部队的光荣,也是云南各族人民的光荣。”
  (十八)卢汉进入越南接受日本投降  
  1942年5月2日,日军入侵云南畹町,至1943年初,日军占领了滇西3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
  龙云在大敌当前的情况下,以省政府的名义号令全省各族人民抗击日军的入侵。1945年1月20日收复畹町,日本侵略军被全部赶出滇西,成为中国抗日战争中第一个将日军赶出国土的省份。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滇军所属58军、新三军,第一方面军奉命在南昌、九江、越南接受日军投降。这是滇军为国争光的荣耀和自豪。28日,卢汉率第一方面军入越南受降,更是书写了云南抗战史上光荣的一页。
  《云南光辉50年》一书中说:“滇军在卢汉的统率下,代表中国政府进入越南,主持接受日本投降,是中国历史上惟一的出境受降,与1840年以来中国受侵略的屈辱历史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十九)卢汉致信毛泽东朱德表示反蒋决心
  卢汉继龙云之后,在民国时期执掌云南军政大权,为新旧政权交替之际的重要人物。卢汉派与中共有联系的民主人士宋一痕,到中共中央香港分局递交了他致毛泽东、朱德的信,表示反蒋介石的决心,后来策划了“云南起义”。
  (二十)毛泽东称赞卢汉将军,“打了日本侵略者又和平起义”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主席曾多次接见过龙云、卢汉和曾泽生等人,充分肯定了抗日滇军彝族将士的历史功绩,热情赞扬了云南各族儿女的重大贡献。毛泽东在一次全国政协会议上,深情地对卢汉说:“打了日本侵略者又和平起义”。这是滇军的殊荣,也是云南各族人民永远引以为豪的历史!
  (二十一)龙云被誉为“中国的伏罗希洛夫”
  抗日战争中,龙云被誉为“中国的伏罗希洛夫”。伏罗希洛夫,是原苏联红军的缔造者之一、苏联军事家、陆军元帅,是原苏联反法西斯民族英雄,二战时期曾任西南方向总司令,列宁格勒方面军总司令。
  1957年4月15日,伏罗希洛夫率苏联最高苏维埃代表团抵达北京。伏罗希洛夫此次访问,受到中国官方高规格的热情接待。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彭真、贺龙等中国党政领导人和首都各界代表、数千群众到南苑机场迎接中国人民最亲密的朋友。
  伏罗希洛夫访华期间,毛泽东特意邀请龙云,并介绍龙云给伏罗希洛夫认识。原苏联的反法西斯民族英雄伏罗希洛和中国的抗日民族英雄龙云,就这样在北京中南海第一次相见,也第一次紧紧地握上了手。
  (二十二)龙云回到北京,受到毛泽东朱德等热情欢迎
  抗日战争胜利后,龙云被蒋介石软禁于南京,1948年12月在美国飞虎队部分成员和南京中共地下党以及国民党左派人员的谋划下从蒋介石的虎口里逃离南京到香港。
  在香港,李济生把香港民革的工作交与龙云主持。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龙云从香港回到北京,受到中央高层领导毛泽东、朱德、彭德怀、贺龙、邓小平等的热情欢迎和接见。1950年为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期间,同邓小平、贺龙、刘伯承驻于重庆,为大西南各民族的彻底解放呕心沥血。
  (二十三)龙云的一生“为国为民,光明磊落”
  1962年6月27日,龙云因急性心肌梗塞逝世于北京,享年78岁,龙云按照彝族的风俗火化后其骨灰安放于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在1962年7月3日举行的由陈毅主持,周恩来、彭真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前往吊唁的公祭仪式上,刘文辉在致悼词中说:“龙云的一生为国为民,光明磊落”。
  在1984年11月19日龙云诞辰100周年纪念会上,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的习仲勋说:“龙云先生是一位著名的民主人士和爱国将领,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的领导人,他同中国共产党有多年合作的历史,是我们党的一位真诚的朋友,他对人民的事业有过重要的贡献”、“他的一生是光荣的爱国者的一生。”
马嘿啦锑楼主Lv.6 发表于 2010-10-28 14:08:23 | 查看全部
龙云(1884~1962)彝族,彝姓纳吉,原籍四川金阳县则祖乡三家寨,云南陆军讲武堂校长,1922年任第5军军长兼滇中镇守使;1927年任国民党第38军军长、1928年任13路军总指挥兼云南省主席、滇军总司令,著名抗日民族英雄。抗日战争时期,任第一集团军总司令、军事委员长,领导滇军主力,先后派遣滇军20多万人奔赴抗日前线,参加了包括“台儿庄战役”等20余次战役,伤亡10多万人,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1949年,渡江战役后,与担任国民党云南省主席的卢汉联系,推动云南的起义。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国防委员会主席,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第二、三届政协常务委员,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常务委员会副主席等,1962年6月病逝于北京。曾被列入中央电视台“20世纪中国最有影响的人物”系列节目名单,成为20世纪中国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
  卢汉(1896~1974),彝族,彝姓阿步,原籍四川布拖县乌依乡阿步洛哈村,民国滇军国民革命军第60军军长,后任第13军团的军团长、第一集团军副总司令、总司令、第一方面军总司令,为龙云手下的重要人物。抗日战争时期,卢汉指挥滇军60军在徐州大战、台儿庄等战役中取得了重大胜利,成为抗日名将。1949年12月9日在昆明率部起义。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云南省临时军政委员会主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西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国家体委副主任、全国人大常委、全国政协常委、国防委员会委员、民革中央常委等职。1974年逝世,叶剑英、邓小平等出席了他的遗体告别仪式。
    张冲(1901-1980),彝族,彝姓尼拉,云南泸西县人,民国滇军60军184师师长,新三军军长。1937年8月抗日战争爆发,张冲任国民党60军副军长兼184师师长。先后与罗炳辉、叶剑英见面,与八路军建立了联系。
  1938年,在台儿庄战役中,被提升为军长,被誉为“黑虎将军”。1942年任云南部队第二路军指挥官。1945年到延安,1947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东北人民解放军总部高级参议、松江省人民政府副主席等职。
  云南解放后,任云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西南民委副主任兼凉山临时军政委员会主席。1954年以后,曾任云南省副省长、云南省民委主任、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全国人大民委副主任、国家水利电力部副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1980年10月30日,张冲病逝于北京,享年80岁。
  安恩浦,彝族,云南镇雄人,滇军抗日60军182师师长,后升为60军军长。
  安登文,彝族,彝姓萨涅,四川雷波县瓦岗区米姑乡人,凉山彝族历代惟一掌金印的世袭最大土司,系贵州省彝族水西土司安氏的嫡系亲族。1940年,任大凉山彝汉抗日联军军长、中国边疆建设协助会理事长。于1943年,被日本间谍秘密特派特工收买地方国民党士兵暗刺身亡。
投诉/建议联系

ceo@yizu.co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关注公众号
  •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彝族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z!X3.5 黔ICP备2021008899号-1
关灯 在本彝人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