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2011年凉山州小春农作物趋势预报

1519 1
发表于 2011-1-17 10:06:0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2011年凉山州小春农作物趋势预报
作者:  来源:凉山州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字体:

     入冬以来,局部地区雾(露)日多、温度条件适宜,加之浇灌作用,大田温湿条件有利小麦病虫害的发生流行。预计春季州内各地季节性干旱明显,州西部、南部地区有重春旱。   一、 2011年度小麦条锈病和麦类白粉病发生程度明显重于去前年同期。冬冷天气对蚜虫越冬无影响。
  当前,我州小春作物主要病虫的测报与防治工作已进入关键时期。目前小麦条锈病、麦类白粉病、麦类蚜虫已在我州安宁河流域(西昌市、德昌县)和金沙江流域(会理县、会东县、宁南县、普格县、布拖县)的小麦主产区相继发生为害。根据2011年小春作物品种布局、当前病虫发生情况、历年病虫发生实况,并结合天气预报综合分析,预计全州小春病虫呈中等发生态势,安宁河流域和金沙江流域地区偏重发生。沿安宁河流域和金沙江流域地区的麦田应重点监测,加强防治。具体趋势预报如下:
  1.小麦条锈病:中等发生(3级),局部地区偏重发生(4级),发生面积约25万亩。据州、县市植保站田间普查结果,目前已有会理、会东、宁南、普格等4县发生小麦条锈病,部份发病田块出现了中心病团。
  2.白粉病:中等发生,发生面积约25万亩。西昌、德昌、会东、会理、普格、宁南、雷波等县市开始零星发生。
  3.蚜虫:中等偏重发生,干热地区重发生,发生面积约40万亩。目前麦类蚜虫在田间处于零星发生,春节过后随着气温日渐升高,发生危害将加重。
  4.斑潜蝇:整体轻发生,局部地区中等发生,发生面积约10万亩。目前,南美斑潜蝇已从蔬菜地迁入胡豆田中危害。各地应抓好蔬菜地、胡豆田的综合防治,压低越冬基数,控制其漫延,减轻、推迟来年春季发生高峰期限危害。
  二、主要依据
  1.当前发生情况
  州、县市植保站自2010年10月底开始,在田间开展系统监测。今年由于10月底至11月雨水多、温度偏低,小麦播种推迟、出苗晚,我州小麦条锈病发生推迟、病点少。12月以来由于气温回升,小麦条锈病扩展迅猛,截至2011年1月5日,全州已有4县发生。
  宁南县始见于11月26日比去年晚5天。宁南县植保站于2010年12月31日调查小麦条锈病,已在松新、披砂、景星等乡镇发生,发生面积700亩,防治面积1200亩。
  会理县始见于11月27日,据12月30日调查,主要在黎溪区黎溪镇、河口乡、绿水乡等地发生,其余各片区皆为零星发生,发生面积1500亩,累计发生2590亩,防治面积3200亩,累计防治8500亩。
  普格县始见于12月13日。据12月31日县植保站田间调查,已在普基镇、花山乡两乡发生条锈病,发生面积54亩。
  会东县始见于12月19日,在小岔河乡热水村发现小麦条锈病,已有中心病团。12月31日调查发现会东镇顺河村、参鱼乡新云村和小岔河乡新洪村发生条锈病,发生面积120亩。
  德昌县,雷波县和西昌市植保部门从12月初开展田间调查,截止12月31日未发现锈病。
  截至2011年1月5日,全州小麦条锈病轻发生,发生面积为0.3464万亩,防治面积为0.97万亩次。小麦白粉病轻发生,发生面积为0.705万亩,防治面积为0.7453万亩次。小麦蚜虫轻发生,发生面积为1.61亩,防治面积为1.26万亩次。去年同期(2010年1月6日)全州小麦条锈病发生面积为0.0299万亩,白粉病为0.505万亩,蚜虫为0.9631万亩。)
  2.气象因素有利于小麦病虫发生
  12月中旬以来,我州强冷空气活动次数偏少,气温偏高,降水正常略多,天气温暖,田间底墒充足,生态条件和寄主条件均有利于小麦条锈病的发生。
  三、防治对策
  各级各部门务必要引起高度重视,积极动员农技部门和广大农民群众行动起来,组织专门的技术力量在春节前认真做好秋苗的查治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防治。在开展药剂预防的同时,重点抓好发病田块和中心病团的防治工作。安宁河流域和金沙江流域已发病的4县在春节前要控制发病田块和中心病团的扩展漫延,同时要对常发区的感病品种普遍施药预防一遍,春节后统防1—2次。
  省、州农业植保部门已启动小麦条锈病重大病虫周报,各县市植保部门要组织技术人员下田调查,迅速摸清当地小麦条锈病发生区域及发生程度,执行三天一查,七天一报,紧急情况随时上报。
  在小麦条锈病呈重发趋势时要立即启动防治预案,专业防治与群众防治相结合,封锁中心病团和中心病田,控制大面积流行。各级农业植保部门要加大培训力度,及时调动专业防治队伍开展统防统治。凡是已发生条锈病的田块和常年条锈病的早发区域要采取发现一点,防治一片的策略,将条锈病的发生控制在初发阶段
  各地要充分应用电视预报等多种宣传形式,加强防治小麦条锈病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宣传,将小麦条锈病发生信息、防治技术反复播放,传播到千家万户,送到农民手中。各县市农业主管部门要配合工商、质监等部门进一步加大农药市场的整顿和监管力度,杜绝假、冒、伪、劣农药流入市场,特别是注意整顿以复配剂冒充单剂,影响防治效果的行为。在用药导向上积极倡导使用高效对路药剂,提高防治效果

评论1

lakers42 发表于 2011-1-17 21:05:53 | 查看全部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邀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投诉/建议联系

ceo@yizu.co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关注公众号
  •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彝族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z!X3.5 黔ICP备2021008899号-1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