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贵州六盘水彝族唢呐

6337 3
发表于 2011-2-19 16:35:4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思想谱写辉煌 于 2011-2-20 14:23 编辑

                                              六盘水彝族办丧事吹唢呐


       彝族唢呐,彝族双簧气鸣乐器。彝语称莫合、莫轰、拜来、泽乃等。因通体用木制成,故又有彝族木唢呐 彝族唢呐
之称。流行于贵州省威宁、毕节、六盘水和四川省凉山彝 族自治州甘洛、喜德、布拖等地。
  形制较古朴,比普通铜碗唢呐长大。由簧哨、芯子、管身和喇叭筒等部分组成。规格大小不 一,较小者高约45厘米,较大者可达90厘米,常见者通高72厘米左右。簧哨是用芦苇或麦杆 制成的双簧哨子,长约2厘米。芯子用木棍或铜片制成,上细下粗,呈锥形管状体,上口套进簧哨,下口插入管首;也有的芯子用木制成漏斗状,与气牌合二为一,外径和高度均为5 厘米左右,中间有插管安置簧哨,下端插入管首。管身多使用红木、梨木或椿木制成,管长 45厘米左右,管尾外径2.4厘米,管身上开有七个或八个圆形按音孔,七孔者无背孔 ,八孔者第八孔为背孔,孔径0.6厘米。管身下端套有一个用椿木或棕树杆镟制的喇叭筒, 筒身较细而口小,筒高22厘米,上口外径4厘米、内径2.3厘米,筒下口外径12厘米。

  演奏时,管身竖持,双手扶管,右手拇指按背孔,食指、中指、无名指按正面上三孔,左手 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按正面下四孔。口含簧哨,用循环换气法吹奏,音域a—a?2, 有两个八度。发音较为柔和,音量较大,音色浑厚。可用于独奏、齐奏或器乐合奏。彝家经 常使用两支音高相同的唢呐一起吹奏,演奏乐曲的中音旋律时,两支唢呐就齐奏;演奏乐曲 的高音旋律时,有一支唢呐吹奏低八度音,民间称这种两支分别吹奏高低八度的奏法为“倒 扣”。每逢佳节喜庆或婚丧嫁娶之时,彝族人民都要请民间艺人演奏唢呐,并且还常有由小皮鼓、铜钹等乐器一起进行合奏。据传,唢呐的曲谱,是受岩洞滴水的“叮咚”声的启发而 来的,民间称其为“声谱”。唢呐传统曲牌较多,流传较广泛的有《迎上谱》 、 《阴谱》 、 《扣谱》等



评论3

思想谱写辉煌楼主Lv.9 发表于 2011-2-19 16:38:22 | 查看全部
直接上传不了视频。。。。。。。等我传到网上再补上。
晚归的人Lv.9 发表于 2011-2-19 20:24:57 | 查看全部
等待u……
思想谱写辉煌楼主Lv.9 发表于 2011-2-20 12:53:43 | 查看全部
唢呐谱很难用文字记录下来,民间一般都是口头相传。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邀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投诉/建议联系

ceo@yizu.co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关注公众号
  •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彝族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z!X3.5 黔ICP备2021008899号-1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