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凤庆县的新貌:十一五的八个新变化

2559 1
发表于 2011-3-5 20:51:4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凤庆县营盘镇“两代会”期间,镇政府大院停车场一辆黝黑锃亮的奇瑞牌小汽车吸引了代表们的眼球,原来车主是高寒山区的彝族俐米人妇女代表李春妹,人们惊诧于山乡少数民族生活逐步变化的同时,更多的则是佩服“十一五”以来勐统村的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的变化。

  勐统村地处凤庆西南一角,国土面积23.11平方公里,海拔1760米,年平均气温16.9℃,降水量1100毫米,全村有15个村民小组,人口2462人,其中彝族俐米人362户,人口1532人,主要产业是茶叶、粮食、核桃,与永德县乌木龙乡山水相连,交通相对闭塞,经济比较营盘各村处于低下水平。第十个五年规划建设后,汉、彝两个民族长期杂居生活在所谓“三通三有”(“通水、通电、通路”、“有电视、有电话、有马蹄灶”)的环境中,随着时光的流逝,大家又为“有高压电常断线、有手机常掉线、有车辆路常断、有电视不得看”的现象而懊恼。如何彻底解决勐统村“三通三有”中的不良现状,一直是勐统村委、支部“十一五”规划实施以来长期的工作,通过五年以来各级部门的共同协作,勐统村群众的积极努力,全村发生惊人的八个方面的变化。

  一是发展林业、粮食、畜牧业,促进勐统经济发展;结合市县镇种植核桃实施“五个一”标准、茶叶标准化种植、新品种猪饲养标准,种植管护泡核桃10000 多亩,种植茶叶3000多亩,饲养大小畜牧7826(只)头 2010年全村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10291573元,比2006全年农村经济总收入3449046元多出6842527元,其中林业收入达1544400元,牧业收入5328155元,农民平均收入2511元,比2006年人均收入960元多出1551元。

  二是保障交通四面通畅;20109月在市县交通部门的支持下,完成了通达工程 39 公里,使周围五个行政村相互贯通,方便了群众生产生活,保障了民生。
  三是重视抓好教育基础设施;多方筹资,投资100多万元修建勐统小学,完善教学设备,今年开始动工,组织群众学习农函大知识,组织科技培训32次,彝族俐米人李春妹就是掌握了养猪、种茶,栽种管护核桃能手,李春妹每年核桃收入可达9000多元,茶叶收入13000多元,饲养鸡猪收入达到8000多元。

  四村级电讯、广电设施进行升级改造;由于得到电讯、广电公司的有力支持,电讯设施发射功率也得以加大,信号更稳定,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也得以实施。

  五是让山乡群众喝到了自来水;多年来勐统汉彝群众喝水困难让各级部门看在眼里,2010年伊始,投资90多万元,群众投劳架设5公里长自来水管线,10月份让480户农户喝到了常年不断的自来水。

  六是培植新兴的烟草业;2010年底,烟草部门深入勐统实地调查,决定“十二五”开头之年,以勐统村为中心发展烟草产业,今年已经下田育烟苗,开春种植烟草300亩,同时做好烟草基础设施,发展民族经济。

  七是做好农村医疗互助工作;勐统村虽然是高寒的民族山区村,可是群众每年积极参加医疗合作互助工作,2010年群众参合率达95%,解决了农民“看病难,治病难”的问题,保障农民群众生产生活向小康迈进的目标。

  八是认真做好农村新家园行动计划,丰富群众文化生活。2007年末全村绿化美化荒山1050亩、2009年核桃涂白防虫5060亩,组织群众集资投劳修建硬板路800米,五年来搞好村民自修房屋庭院200多户家庭,250户农户用了沼气,抓好以彝族俐米人“桑沼哩”节日活动内容,外出演出文艺节目8次,经常邀请电影公司人员播放电影,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稿件来源:凤庆县营盘镇人民政府-张李新
发稿时间:201135

评论1

杰克孜布Lv.9 发表于 2011-3-6 10:47:23 | 查看全部
呵呵不错!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邀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投诉/建议联系

ceo@yizu.co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关注公众号
  •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彝族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z!X3.5 黔ICP备2021008899号-1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