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张菊兰:篝火晚会

2652 1
发表于 2011-6-9 01:39:2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篝火晚会


张菊兰

“火炬千条耀巨龙,山城六月醉春风。彝家女伴苗家女,节日欢歌处处同。”这是梅绍农《火把节书所见》中的诗句。梅老是土生土长的禄劝人,他虽然是汉族,但生活在禄劝这样一个彝族众多的山城,他对彝族的火把节的欢快景象,烂熟于心,在他的诗歌中可随手拈来。今夜正是彝族的传统节日——火把节。今夜的山城正是这样一种热闹景象。不到一千米的环城路中心段,就有四五堆篝火相继燃烧起来。熊熊的篝火在竞相展示自己的风采和热情,把天空烧得一片火红,把沸腾的生命展现到极致。

火花在夜空中绽放,笛声在夜空中回荡。彝族谚语说:“笛子响,脚板痒”。笛声刚响起,就有一群又一群的人潮涌向篝火。人们手拉手,心贴心,拥着挤着,以火为圆心,跳起板扎的的跌脚舞。每一个音符都涌动着蓬勃的生命,每一个脚步都充满着生命的热情。火光冲天,花鞋叠起,拥挤的人潮仿佛千军万马踏过沙漠。“八脚穿花”的粗犷豪放,如彝家人豪爽热情的性格,如巍然屹立的山峰,把男人身上沉睡了整整一个世纪的豪气与热血重新点燃;把女人身上蔓延了几千年的娇气与秀气硬化为阳刚。“斑鸠吃水”的温柔细腻,像山寨袅袅不息的炊烟,像溪边默默绽放的野花,能把闯荡江湖的壮士的宝剑软化为姑娘手中绣花的彩线,能把姑娘胸中彭湃的激情曼妙成溪水样绵绵不绝的情意。这是沸腾后的冷却,冷却后的燃烧。只要你细细体会,你会觉得,彝家的跌脚舞,是人们的灵魂律动之舞,生命欢悦之态,情感澎湃之姿。原始而真挚的情感,把这段环城路夯捶得声疼。

“彝家旧俗已千年。翩翩跌脚舞,响彻秀屏边。”(梅绍农诗)悠扬的笛声弥漫着祝福,翩翩的舞步洋溢着喜悦。女人穿着节日的盛装,一拍一跳,衣服上的银饰随着节拍的律动,叮当作响,如山涧欢腾的溪流呐呐不休;男人穿着彝家传统的麻布褂,且跳且唱,动作豪放而阳刚,如蛟龙戏水,万马奔腾。一堆堆火场,就是一堆堆欢乐的人群;一声声笛声,就是一阵阵热血的沸腾。只要有笛声,人们的脸上就会绽放山茶般的笑容,人们的心里就会流淌着幸福的源泉;只要跳起跌脚舞,就会有春天的脚步伴随,就能把烦恼和不快抛到九霄云外。说起这跌脚舞,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呢。很久以前,撒永山下的彝家山寨,有一对相爱的青年男女。小伙子聪明能干,风度翩翩;姑娘心灵手巧,貌若天仙。人们都说他俩是天生的一对,地造的一双。可恶霸土司垂涎姑娘的美貌,多次求婚不成,就派家丁把姑娘抢来,想霸占为妾。小伙子问讯赶去,跟土司家殊死搏斗。在乡亲们的帮助下,小伙子终于把姑娘抢回来。在姑娘家的院子里,大家欢呼雀跃,庆祝胜利。老大爹拿出笛子吹起来,人们和着音乐,手拉手围着这对爱人手舞足蹈地跳起来。从此,每到节日和喜庆的日子,彝家人就会吹笛子跳跌脚舞,以示庆祝。

夜已经深了,刚才还在直冲云霄的篝火,渐渐微弱下来。但人们的热情却越来越高涨,他们不知疲倦地跳着,唱着。他们在想把夜跺醒,还是想把太阳点亮?他们相信,只要有这份热情,只要有这份乐观,定能跳出一轮火红的太阳,热腾腾的生活。

星星眨巴眨着眼,像是在打哈欠,许是想睡了。只有这些疯了一样的人群,跳着,跳着,美丽地扭动,幸福地狂舞着,……   



原载:《彝族文学报》
云南禄劝屏山镇中学(651500)
                                                                                                                                                                                                                     

评论1

思想谱写辉煌Lv.9 发表于 2011-6-9 09:12:57 | 查看全部
生动得像过火把节一样。麻布褂原来很漂亮,现在见不到了。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邀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投诉/建议联系

ceo@yizu.co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关注公众号
  •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彝族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z!X3.5 黔ICP备2021008899号-1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