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云南“文化遗产日”里的彝族印记

3375 5
发表于 2011-6-14 12:25:2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6月11日至12日,由云南省文化厅、昆明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11年云南省“文化遗产日”活动在昆明举行。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活动吸引众多市民及游客观看参与,浓浓的云南文化印记让“文化遗产”的魅力深入人心。

gw.jpg


简朴热烈的启动仪式结束之后,昆明南屏步行街广场上迎来了一场绚丽多彩的民族歌舞展演。被列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彝族《秧佬鼓舞》拉开了演出的序幕,少儿彝族舞蹈《鼓舞盛世》、哈尼族舞蹈《木屐》以及《彝族山歌对唱》、《苗族芦笙舞》等10余个精彩节目纷纷与观众见面,在热烈的现场气氛中,活动有力地增强了广大群众热爱、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在昆明老街正义坊,绚丽的民族服饰,阿乌、泥人、剪纸、乌铜走银等传统技艺展示和太极八卦储物凳、木锡之情、火车模型、混搭民族服饰等“非遗”创意产品展示,吸引了许多观众驻足、观看、询问。在传统技艺展示廊,李利春师傅用手中的阿乌吹出了浑厚动听的音乐。李利春介绍说,阿乌是古老的吹奏乐器,最早时彝族子君村人用它来祈求降雨。好泥料做成的阿乌,大的音色低沉、饱满,小的音色明亮、悠扬。李利春师傅是现今较少能掌握“阿乌”演奏技艺的人,曾代表子君人参加过“2003年中国西部文化博览会”展示演奏。李师傅还介绍说,他制作阿乌已经30多年了,两年前曾办了一个传习班教村里人学习制作、演奏阿乌,但是效果不大好。如今他在小学里开手工课和音乐课,小孩子们学得很认真,也很有进步。

梁俊丽从小就喜欢捏泥人,已经捏了20多年了。她于2005年至2007年办了传习班,现在带了几个徒弟。她制作的一组仿昆明上世纪四五十年代老字号店铺的泥展将被昆明市文化局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厅收藏,在今年8月举办的云南民间艺术博览会上也会有自己的作品展。在谈到教小孩子捏泥人时,梁师傅兴致颇高地说道,给小孩子们一首唐诗或是一个反映春天的主题,让小孩子自由发挥,孩子们的积极性可高了。这种手工活动对开发小孩子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很有帮助。在谈到如何传承自己的绝艺时,梁师傅说她每次举办会展时,都会手把手地教感兴趣的人捏泥人的技术,想让更多的人学会。她所在的嵩明县正在组织残疾人来学习捏泥人,一为他们提供谋生能力,二则可以将传统文化很好地传承下去。

在“非遗”创意产品展示廊里,云南艺术学院的陈姝姝兴致勃勃地介绍自己的火车模型、人偶、机器人。她根据个旧文化元素排演的曦兴之国纸偶舞台剧里的人物、景观等做成工艺品,表达更直观。用丙烯颜料做的火车模型,颜色持久亮丽。而这些漂亮的工艺品平时放在学校里只有很少的人能看到,此次活动搭建了很好的展示平台,有助于云南文化的推广传播。在现场,还有不少藏友带着宝贝赶来请文物鉴定委员会专家进行文物鉴定。他们表示,把宝贝拿来让专家看看,心里就踏实多了。还可以请教专家如何养护文物,增长了不少见识。举办这样的活动,对老百姓来说太好了。参与活动的刘承俊市民感慨道,“文化遗产日”宣传系列活动,是我们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统一集中行动,它更能让群众真切地了解到文化遗产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可以用身体、用心灵去感受,更应该从自我做起,保护传承民族传统文化遗产,守护共同的精神家园。

文章来源:云南日报

评论5

思想谱写辉煌Lv.9 发表于 2011-6-14 22:45:11 | 查看全部
路过留名,表示祝贺!
火娃Lv.8 发表于 2011-6-16 14:33:56 | 查看全部
路过留名,表示祝贺!
花花Lv.6 发表于 2011-7-4 21:08:01 | 查看全部
路过留名,表示祝贺!
lakers42 发表于 2011-7-5 19:04:17 | 查看全部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雅姆阿松Lv.9 发表于 2011-7-5 19:55:06 | 查看全部
怎么连个回复都要COPY呢?童鞋们整点有创意的噻。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邀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投诉/建议联系

ceo@yizu.co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关注公众号
  •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彝族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z!X3.5 黔ICP备2021008899号-1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