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中国彝族网-四川师范大学“鹰•火•魂”协会赴冕宁县的爱心支教活动策划

7292 8
发表于 2011-6-22 10:30:3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中国彝族网-四川师范大学
“鹰•火•魂”彝文化研究协会赴冕宁县的爱心支教活动
具体策划


    2011年7月,四川师范大学“鹰•火•魂”彝文化研究协会在四川师范大学的大力支持下,在和冕宁县爱曦小学和彝海小学达成共识的前提下,我们将举行为期二十天的支教活动。并且以后会准备长期在此设立协会固定的支教点,持续将我们的爱心传递。

活动背景

    凉山支教是一个地区成熟的标志,是一个民族爱护自己下一代、民族团结关爱儿童的标志。然而,通过这四年凉山地区的实地调研,我们不难发现当城里的孩子因学习压力越来越重而发愁的时候,山里的孩子却因为没有机会得到教育而难过。经过切身具体调研,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教育资源匮乏。山区学校的教学资源严重不足,学校的图书室处于瘫痪状态,已有的书籍从来没有借出过,更很少添置过新书,这样很多学生对课外知识知之甚少、视野不广、知识面狭隘;

    2、教学理念落后。老师缺乏先进的教学理念,期待有外部先进理念的影响,以推进素质教育在该校的发展;

    3、留守儿童教育挑战大。留守儿童因家庭教育缺失滋生出了诸多社会问题,给当地学校的教学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4、心有余力不足。当地师生都认识到了存在的问题,但由于条件限制而无能为力,希望有外界的支持。


    希望通过四川师范大学“鹰•火•魂”彝文化研究协会的支教项目,建立一套长期有效坚慧的火花,帮助他们塑造性格,树立理想和信心。长期的支教体系,能让凉山地区的新生血液“流动”起来,让彝族的孩子在我们的支教中得到一些知识,拓宽他们的社会视野及知识面,点燃他们求学热情。

活动意义

    1、该项目致力于探索新的公益支教模式—“学校报名+支教推广+公正选拔+民族交流+支教反馈”,由单个的学校社团活动转变为团结的民族情感培养和互献爱心模式;

    2、以教书育人为核心,将传统的书本育人和助学结合起来,把支教活动变成素质教育的助推器;

    3、弥补农村教育在素质教育上的不足,改善山区因经济相对落后、思想相对封闭而导致的教育水平不高的状况,维护山区儿童受教育的权利;

    4、立足于大学生志愿者,通过创建高效、可靠、多元化的项目平台,整合各类公益助学资源,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公益助学中来,切实帮助解决山区贫困小学生在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困难,努力促进受助学生健康成长以传递社会慈善关爱;

    5、扩大公益团队的推广力,推动教育事业往均衡、健康、和谐方向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活动地点

    四川师范大学“鹰•火•魂”彝文化研究协会2011年暑期社会实践将赴冕宁县爱曦小学和彝海小学支教。

    冕宁是老革命区,1935年红军的长征队伍经过这里,刘伯承元帅与彝族果基支首领果基约达在彝海之滨“歃血结盟”,使红军顺利通过了彝区,为抢渡大渡河的胜利争取了宝贵的时间,民族团结的光辉历史在这里谱写。

    我们暑期实践活动的学校——爱曦小学距冕宁县县城大约有20公里,距哈哈乡大约15公里。它实行的是彝、汉“双语教学”。而另一所彝海小学也是适龄儿童入学率相对较低、辍学率较高,毕业率较低,且其中决大多数并为超龄儿童,他们中能够顺利小学毕业的一般都是13、14岁甚至15岁,这样的入学率相对于一个拥有4-6个孩子的彝族家庭来说,是远远低于四川省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水平的。孩子入学年龄偏大,入学率低,升学率低,教育程度落后是摆在冕宁甚至彝族人民面前的不容乐观的现状。

活动目前情况

    来自各个学院,来自各个城市,来自各个民族的充满爱心的同学,对彝族地区教育状况饱含热忱,密切关注着我们的活动。
协会通过宣传支教活动发放申请表,经过一轮初选入围的同学又紧张地进入二轮支教成员的复选,我们严格地对报名的同学进行面试。看着他们以向往而热忱的姿态出现在我们的视野时,高兴之余,我们也感到了深深的歉意。因为当地条件以及支教经费的限制,我们最后能选择的名额是如此有限。除了各学院的合理分配,协会在结合志愿者面试表现的情况下现暂定选拔24名优秀在校大学生参与本次支教活动,现将团队负责人及团队成员公布如下:
姓名        学院        政治面貌        教学科目

杜常平        政教学院        团员        政治
胡秀英        化学院        团员        自然科学
谭宗梅        新传学院        党员        临时记者
王艳        数学学院        团员        数学
拉威        计科学院        党员        计算机
海来王林        舞蹈学院        团员        舞蹈
曲比儿也        英语学院        党员        英语
徐爱明        政治学院        团员        心理辅导
擢哲        文学院        团员        语文
张杨杨        文学院        党员        语文
王晓松        数软学院        党员        数学
李航        文学院        团员        语文
海来泽杰        英语学院        团员        英语
朱元荣        历史学院        团员        历史
陈建军        生科学院        团员        生物
李冰雪        学软学院        党员        数学
李淑梅        美术学院        团员        美术
马晓翔        体育学院        党员        体育
朱学强        音乐学院        团员        音乐
马国权        英语学院        党员        英语
何洪全        生科学院        团员        生物
马春贵        历史学院        团员        历史
刘小龙        文学院        党员        语文

支教时间:2011年7月9日至2011年7月29日

关注和参与一样重要,我们感谢你的关注,我们期待你的参与。

    爱心之路是漫长而又艰难的,我们一直以来深感自己的力量太软小,不能给予更多的孩子以关爱,让他们也能和城市里的孩子一样拥有宽敞的教室,享有最为先进的教育资源。所以我们期待能有更多的社会爱心人士也能加入到我们的支教行列,我们深信只要人人都要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更为美好的明天。

    来吧,朋友期待你的参与。爱心没有大小只有先后,为边远彝区的孩子送去你的关怀!


四川师范大学“鹰•火•魂”彝文化研究协会
中国彝族网(Yizu.co)
2011年6月20日

评论8

苏月飞阳楼主Lv.9 发表于 2011-6-22 10:34:50 | 查看全部


四川师范大学“鹰•火•魂”彝文化研究协会赴冕宁县的爱心支教活动策划


一、四川师范大学“鹰•火•魂”彝文化研究协会简介:

    四川师范大学“鹰•火•魂”彝文化研究协会是在校团委领导下成立的,协会以“弘扬民族文化,加强民族团结,致力于公益事业”为宗旨,吸纳众多川师各民族优秀大学生的先进组织。在协会里的每一个干部都以一颗公益的心为协会服务,与协会共同进步,把协构建成了一个和谐温馨的家。

因彝族在自己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是中华文明不可或缺的一枝奇葩.而协会就着重于发掘独特厚重的彝文明,为中华文明增添新的亮点并在大学校园这样一个多元化发展的环境中,通过协会这一平台,团结各民族同学,让校园成为民族大团结的前沿阵地,充分整合校园内的资源,并且通过结合自身的优势,成为大学生献爱心的有效载体,积极帮助贫困山区的人们, 特别是在对孩子们的帮助中,无形的力量关于爱心,更关乎责任。

而协会正以独特的方式践行着自己的宗旨,以顽强的生命力,沉重的责任感和极强的感染力将民族文化与校园文化融洽的结合在一起。协会成立以来,从最初的几个创建人到今天拥有2000多名会员的综合性社团,并在成立一年半里就获得了校“最具潜力社团”的殊荣。

二、协会公益支教活动回顾:

(一)2008年7月,协会组织第一次爱心支教活动,在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举行了为期15天的支教。

(二)2009年1月,由四川师范大学“鹰•火•魂”彝文化文化研究协会组织,中国华侨基金会赞助的“走进凉山,支教昭觉”爱心支教活动小组,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进行了为期25天的支教及走访。

(三)2009年7月,协会第三次爱心支教启动,部分会员参加由“鹰•火•魂”彝文化研究协会独立组织的“我爱凉山支教   活动”在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波振小学举行了为期15天的支教活动。详情见博客(http://liangshanzhijiao.blog.163.com

(四)、2010年1月,协会联合中国大学生支教联盟共同组织了赴金阳爱心支教活动。具体见四川师范“鹰•火•魂”彝文化研究协会官方博客(http://you.video.sina.com.cn/yixiehui

(五)、2010年7月, 由四川师范大学“鹰•火•魂”彝文化研究协会组织,在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勒乌乡中心小学,进行为期十五天的爱心支教活动。具体见协会官方博客(http://you.video.sina.com.cn/yixiehui

(六)、2011年1月, 由四川师范大学“鹰•火•魂”彝文化研究协会组织,在凉山州彝族自治州盐源县龙口河小学进行为期十五天的爱心支教活动。详情见协会官方博客http://you.video.sina.com.cn/yixiehui

我们的爱心支教活动多次被多家媒体报道(天府热线西昌在线、凉山州新闻网、四川新闻网等)。http://www.xcdx169.net/html/xinwen/liangshan/2011/0125/863.html  )支教深受各地师生及群众的好评,充分地体现了协会宣传民族文化,援建家乡、学以致用,致力于公益事业的宗旨。


axiuyingLv.8 发表于 2011-6-22 11:48:30 | 查看全部
援建家乡、学以致用就是协会的宗旨,忠心祝愿支教活动顺利进行。
雅姆阿松Lv.9 发表于 2011-6-22 14:14:15 | 查看全部
支持!个人建议作为一个学生社团来说,取“彝文化文化研究协会”这样的名字太超越实际了,有些空洞。
杰克孜布Lv.9 发表于 2011-6-23 16:13:10 | 查看全部
hehe
gaoshunlian 发表于 2011-6-27 12:44:36 | 查看全部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吉尔日聪Lv.5 发表于 2012-1-11 20:38:01 | 查看全部
支持  
吉尔日聪Lv.5 发表于 2012-1-11 20:38:24 | 查看全部
感谢
杰克孜布Lv.9 发表于 2013-1-27 12:54:40 来自手机 | 查看全部
来看看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邀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投诉/建议联系

ceo@yizu.co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关注公众号
  •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彝族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z!X3.5 黔ICP备2021008899号-1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