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华文化的璀璨星河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犹如一颗颗耀眼的星辰,闪耀着古老而独特的光芒。赫章县彝族铃铛舞,作为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独特的艺术魅力和鲜明的民族特色 ... ...
-
2025 年 3 月 17 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了《关于公布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通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强调要积极培养传承人,让优秀传统文化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
-
箐口村位于六枝特区西部,隶属六枝特区关寨镇,距特区政府所在地42公里,距关寨镇政府所在地14公里。沿着G356国道通过新窑镇一路西行,经过素有凉都明珠的中坝水库上游右侧进入县道公路,在蜿蜒叠嶂的山路中车行25分 ...
-
《开天辟地》《呱哩么哆》《过山调》《爹妈教我唱歌》《桂花十里香》《放羊调》《咕噜》《歌唱丰收年》等11首来自血脉深处的彝族民歌
-
月琴是汉族和彝族共用的乐器,在中国的京剧演出中经常用到月琴,而在彝族地区,中秋节有“跳月”的习俗,他们在月下载歌载舞,所使用的乐器中就有月琴。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彝族龙纹月琴9月23 ...
-
2019年11月15日晚,正值2019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在昆明开幕之际,楚雄州大型彝族服饰音乐舞剧《云绣彝裳》在云南大剧院演出,向观众展示了楚雄州丰富多彩的民族服饰文化,生动诠释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赛装 ...
-
天下彝家(cnyizu)是由中国彝族网主办的微信公众平台,欢迎您关注本号并向我们推送新闻、音乐、视频、文学、摄影、绘画、设计等作品,我们将通过中国彝族网(Yizu.co)以及彝人传媒(vipyizu)、天下彝家(cnyiz .. ...
-
云南省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传承了千年的彝族刺绣产品因其工艺独特、制作精细而畅销海内外市场,每套纯手工制作的彝族服饰价格都上万元,成为当地彝族妇女冬闲增收的新兴产业。目前,该县刺绣产业年产值超过1000万 ...
-
彝族年源于彝族十月太阳历,是彝族隆重的重大传统节日。在党的民族政策支持引领下,根据国家“十二五”、“十三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文化内 ...
-
关于2016年第二届乌蒙彝山彝族火把节的活动公告
火把节是彝族的古老而重要的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蜚声海内外,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它不仅仅是一个民族的传统节日,更是一个彝族文化的 ...
-
布拖是彝族火把节的发源地,素有“火把之乡”、“火把节的圣地”、“火把文化之乡”的美称。布拖的火把节具有悠久的历史,以其独特的风格,浓厚、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而闻名遐迩,享誉国内外。布拖彝族火把 ...
-
赫章县彝族铃铛舞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铃铛舞”主要流传在乌蒙山区的彝族聚居区。彝语称“恳合呗”。“恳合”,指祭祀礼仪中唱经的歌,“呗”即跳的意思,又称“跳脚”、“抄子舞”。合 ...
-
彝人传媒微信号 : vipyizu彝人传媒是由彝人传媒(中国彝族网)主办的微信公众平台,欢迎您关注本号并向我们推送新闻、音乐、视频、文学、摄影、绘画、设计等作品,我们将通过中国彝族网(Yizu.co)以及彝人 ...
-
各位民间音乐爱好者:
2016水城县海坪彝族火把节”将于7月25日起举办,届时将会有无数来自全国各地的著名艺人登台演出、数万人前往观看。中央电视台、新华网、贵州电视台等省内外各大媒体将对活动进行直播或 ...
-
彝语“马”为竹子、“布”为簧管,意即插上簧管的竹制气鸣乐器,又称“布惹”。管身用竹管制成,哨子是单簧。管身多用一节上下通透的竹管制成,管长15㎝—22㎝,内径0.6㎝—0.9㎝,开有五至八个圆形音孔,下端套 ...